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11532301738089048K/201805-00115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日期: 2016-03-20
发布机构: 楚雄市西舍路镇 生成日期: 2018-05-17
称: 西舍路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西舍路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6-03-20
字体:[    ]

——2016年3月6日在西舍路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代理镇长 王宝华

各位代表:

受镇人民政府委托,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西舍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克难奋进,十二五取得新业绩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镇纪委的支持配合下,镇人民政府紧密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克难奋进,扎实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及社会管理等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5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8405元,增长31%;粮食总产量967万公斤,增长1.8%;烤烟总产量55万公斤,产值1442万元;财政自收收入达40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扶贫夯基础。顺利申报完成投资4.7亿元的省级扶贫整乡推进项目。扎实开展贫困户贫困人口的识别,全镇共识别出贫困户2029户贫困人口9131人,对1522户6331人进行建档立卡并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统筹市镇村干部938名深入村组开展“挂包帮 转走访”工作。发放扶贫贴息到户贷款1300万元,投资12万元新建村组公路2条,投资232万元硬化村内户外道路43公里。成功引进玉溪东绿农业公司种植示范样板山地蔬菜长寿仁豌豆700亩、青花100亩,引进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柑橘250亩,引进兴源合作社种植贡菜1200亩,农户种植山地蔬菜1600亩,产量272万公斤,实施100亩以上土地连片开发经营示范项目4个,实现产值140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养殖户20户,实现产值7595万元。实现550人脱贫。

(二)抓项目增投资。投资498万元完成1245件“爱心水窖”建设,投资490万元完成董家坝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213万元完成着诺片区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投资61万元完成三面光沟灌溉沟渠、农村安全饮水等水利工程14件。投资7100万元完成哀牢山公路油路主体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完成169公里乡村公路养护。投资400万元完成集镇新大街路面硬化及排水工程。投资554万元完成301户农户的安居房建设,投资405万完成达诺大山尾等9个小组小型地质灾害治理,投资672万元完成145户农户搬迁建房,投资100万元完成500户农房抗震加固修缮。投资143万元完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4个。

(三)抓保障惠民生。投资623万元完成中学师生综合宿舍楼、新华完小师生宿舍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学校“薄改”项目有序推进;捐资13.6万元开展帮扶助教活动,帮助贫困学生25人次;发放中小学生生活补助240万元、营养餐补助194万元。投资20万元完成朵苴、安乐甸村卫生室建设。投资9.6万元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成闸上、西舍路2个村级篮球场建设及农家书屋等项目。投资352万元的敬老院综合楼已开工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建卫生公厕26座,户厕285座,垃圾池4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68盏。兑付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89万元,落实国家购机补贴9.9万元,发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49万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48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1%,减免医药费59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续保率达87%,累计发放新农保资金252万元、民政资金540万元、救灾大米47吨、棉被衣服763套。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圆满收官。过去的五年,是西舍路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更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加压奋进,成绩显著的五年。

——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峰。全镇强化产业培植,推进项目建设,拓宽发展空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10年的0.62亿元上升到2.25亿元,增加1.63亿元,年均增长32%;财政自收收入从2010年的309万元上升到408万元,增加95万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从 2010年的0.5亿元上升到1.72亿元,增加1.22亿元,年均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705元上升到8405元,增加4568元, 年均增长25%;粮食总产量从2010年的831万公斤上升到967万公斤,增加136万公斤,年均增长3%。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镇经济运行状况呈现良好态势。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水利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 3621万元,完成水利建设项目4694件。董家坝水库除险加固、龙岗村、达诺村、西舍路集镇倒虹吸管等重点水利项目顺利竣工,投资1800万元完成4578座烟田水窖及爱心水窖建设项目,投资408万元解决人畜饮水困难95件,投资96万新建三面光沟渠10件,投资53万元完成7座小坝塘的除险清淤。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投资1.44亿元,完成495公里道路建设。投资5120万元完成多西线通乡油路硬化,投资1080万元完成大岔线小块砖路面硬化,投资648万元完成5个村通达工程路面提升改造。投资306万元完成龙岗、岔河、德波苴易地扶贫通村公路建设,投资102万元完成乡村公路的修复和保通;组织发动群众完成82个村小组新开挖村组公路218公里,扩修村组公路85公里,通路率达到99.6%。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投资582万元完成无电人口通电及22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户户通电,解决1256户6258人的用电安全。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按照“山头红花椒,山脚青花椒,牛羊养在半山腰,家家户户卖核桃”的产业发展培植思路,紧紧抓住被州人民政府列为全州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乡镇的机遇。全镇共栽种核桃12万亩、129万株,实现核桃产量1760吨,产值3872万元,户均核桃收入7185余元;建成全市万亩核桃种植示范园一个,核桃种植面积与产量均为全市第一,2011年被省农业厅食品认证处认证为绿色食品基地5000亩;成功举办哀牢山核桃文化节,有机核桃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种植青花椒4.6万亩,红花椒1.3万亩,规模以上花椒连片种植示范基地20片,花椒总量18吨,产值189万元。热带水果1600亩、山地蔬菜1200亩、中草药2400亩、魔芋种植2800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值达1380万元,专业合作社及产业招商不断壮大。通过畜禽品种的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养殖专业户和重点户、疏通流通渠道等措施,畜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养殖户达212户,畜禽存出栏量稳步增长。

——集镇建设展现新面貌。紧紧围绕哀牢山商贸重镇建设目标,不断强化集镇商贸市场培育,在建好驻地中心集镇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龙岗、安乐甸、保甸、朵苴4个村小集镇建设,逐步培育形成“一主四辅”集镇商贸市场格局,投资620万元新建集镇新大街一条,投资20万元完成集镇总体规划修编,投资20万元完成街道亮化工程,投资16万元完成龙岗、安乐甸两个小集镇的改扩建和街道硬化。个体工商户从 2010年的35户上升到196户,增加161户,从业人员达1352人,集镇常住人口达2587人以上。集镇的“一水两污”、“核桃花椒交易市场”、“牲口交易市场”等项目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果。在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落实救助政策和关爱措施,做好惠农资金、物资的发放和监管工作。五年来共发放各类民政资金218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10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120万元、农机购机补贴16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草原生态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效益补偿金976万元、中小学生生活补助1082万元、营养餐补助567万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设备得以完善,医疗水平稳步提升,新农合参合率达91%。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面禁止松脂采集和桉树新植,森林覆盖率达78%。2013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西舍路撤乡设镇,撤乡设镇后西舍路迎来了新的发展优势和机遇。

——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各项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和群众满意度。严格执行党委政府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有效落实,政府决策水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采购工作更加规范。“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扎实开展,转作风抓落实形成常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树立,抓好站所的自身建设,以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为依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筹集资金93万化解偿还历史欠账,打造诚信政府。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镇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联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国防动员、双拥、统计、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党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镇人大和镇纪委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历届党委、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级领导干部、全镇各族人民以及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部分群众对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等待观望思想,全镇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程度不高,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专家型人才,同时我镇已建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引进的农业公司大多都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无龙头企业支撑。二是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全镇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的现象较为突出,交通路网建设滞后,互联互通能力差,公路路面等级低。三是社会管理面临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护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逐年增多。四是少数干部的理念、作风、能力等无法适应新挑战。一些干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心不足,不想抓、不想管,应付了事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正视困难和不足,认真落实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十三五”跨越发展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西舍路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看来,机遇大于挑战。面对国家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五网建设”大会战、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哀牢山北部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我镇“十二五”时期奠定的坚实基础,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断开创西舍路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省、州、市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机遇,围绕一个目标(全镇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进入小康),发挥两大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三区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哀牢山片区核桃花椒交易核心区),建设四条经济带(低热河谷经济带、半山经济带、西景线经济带、高寒冷凉经济带),培育五个商贸市场(西舍路中心集镇培育为哀牢山商贸重镇,强化龙岗、安乐甸、保甸、朵苴四个小集镇建设),打造六大产业(巩固粮烟产业,培强核桃、花椒种植加工产业,培育以华山松为主的高寒冷凉种植业,培育以芒果为主的热带水果种植业,做强山地蔬菜种植业,培强以黑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筑牢七大基础(生态、交通、水利、电力、集镇、通讯、社会事业)。努力把西舍路镇建设成哀牢山片区商贸重镇、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哀牢山片区核桃花椒交易核心区。

“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到202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自收收入达600万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达5.2亿元,年均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00元,年均增长20%;粮食总量保持在967万公斤,争取项目资金投入7亿元以上。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实力。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发展基础。以西舍路集镇为中心,构建“一环二横六纵七出口”交通网络;全力配合做好楚雄至景东二级公路建设,扎实推进镇村公路路面硬化和村组公路改扩建及路面硬化工程;争取实施清水河村至中山镇蚂蚁村,达诺村至中山镇普掌村,龙岗村至新村镇密者村三座横跨礼社江桥梁建设项目,争取实施沿礼舍江公路建设项目,力争到2020年镇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100%,村组公路路面硬化率达95%以上,村内户外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建设以董家坝小(二)型水库、琵笆箐小(二)型水库人饮和灌溉工程为骨干,以龙岗、朵苴团山、西舍路集镇、炒豆、着诺、达诺、清水河六条倒虹吸管为支撑,以27公里农田水利灌溉沟渠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集镇供水管网配套设施,努力推进农村五小水利及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有序开发礼舍江流域水电资源,争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提高电力设施用电保障及防灾抗灾能力。推进移动通信网、电信宽带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的互联网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集镇新大街及龙岗、安乐甸等小集镇的开发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集镇个体工商户达500户以上,从业人员达3200人以上,集镇常住人口达4000人以上。

(二)强化产业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巩固提升烤烟、核桃、畜牧业传统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核桃年产量达6000吨;培强做大花椒、华山松两大产业,力争到2020年花椒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华山松种植面积达3万亩;加快发展热带作物、山地蔬菜两个特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1.5万亩,山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亩;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培育乡村生态旅游、新兴服务产业两个以上,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长短互补、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新格局。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创造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流通和交易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三)强化精准脱贫,增强发展动力。今后五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推进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完善政策落实协调机制,准确把握好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产业扶持等扶贫政策,利用好开放性金融资金政策广泛动员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安居工程;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部门扶贫和社会帮扶资金;完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动员企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完善脱贫考核机制,严格落实“挂包帮”责任,强化贫困村、户脱贫考核,确保扶贫对象、贫困村克期脱贫摘帽。实施“七大脱贫攻坚工程”,以实现“9988”为目标,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殖业,加快形成核桃领跑、烤烟支撑、畜牧、花椒、魔芋加速、热带作物、山地蔬菜、中药材等种植为补充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新农民队伍。全面实施改厕、改厩、土地整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无房户、危房户。以扶贫整乡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项目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16年龙岗村、闸上村、新华村村脱贫出列,2017年安乐甸村、达诺村、西舍路村、岔河村脱贫出列,2018年清水河、保甸、朵苴、德波苴村脱贫出列,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魅力。牢固树立“生态立镇”理念,把发展经济与生态治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切实加强公益林、天然林的管护工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严禁滥砍乱伐,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扎实开展护林防火工作,认真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做好水源林、村庄保护林的管护。大力推广以煤代柴、以电代柴,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实施节能改灶、沼气池、太阳能建设等项目;以净化、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国土政策,守住红线,严厉打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全面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实消减地质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让西舍路的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强化民生保障,增强发展支撑力。不断加强对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的领导,加大政府投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全面消除D级危房,教学楼、师生宿舍、体育活动场地可满足教学需求;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育人环境全面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每年小升初率达100%,初中考取高中每年不少于70人,把中小学办成山区一流学校。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镇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全面巩固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每年的参合率均达95%以上,群众医疗费用报销达到应报尽报;认真落实好二孩政策和计生惠民政策,计划生育各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巩固完善村村通、户户通等惠民工程成果。实施村组文化活动场所30个以上。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全镇综合实力将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将得到更大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要求,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7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10元,增长20%以上;财政自收收入达到428万元,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亿元,增长30%;粮食总产量保持在967万公斤。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脱贫促发展,推动全镇经济健康发展。以扶贫整乡推进规划为引领,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植为重点,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岔河集镇、岔河大龙潭、保甸血厂、保甸山背后、清水河大平掌五个小组地质灾害及扶贫异地集中搬迁,配合实施好投资1150万元的西舍路大村小组中型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投资270万元的安乐甸麻地山小组、德波苴大中山、龙岗云盘山、朵苴老虎箐等6个小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好480户危旧房改造拆除重建及123户特困户政府兜底建房工作,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1583名贫困人口脱贫。

(二)抓产业促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注重发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抓实种植面积,加大“旱作立体间套种”和玉米高产创建等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进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科学规划烟叶生产区域,抓好优质烟叶工程,完成4042亩烤烟种植面积45万公斤烟叶生产收购任务。落实好每个村打造完成100亩以上土地流转连片开发经营产业培植项目1个、打造完成养殖特色示范小组1个。做好4000亩核桃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5.3万亩花椒的中耕管理。在海拔2200米以上区域移栽华山松1.45万亩;在海拔1700至2200米区域内种植魔芋1825亩;在弥河线以下低热河谷地区种植芒果8000亩、柑橘1300亩;种植木香1430亩、桔梗980亩;在龙岗、朵苴、西舍路、安乐甸、清水河、达诺六个村委会种植四季豆650亩,7月份各村再种植长寿仁豌豆200亩以上。扶持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黑山羊530只。

(三)抓基础强后劲,推动全镇经济增速发展。实施好投资7100万元的哀牢山公路建设、投资4140万元的新华、德波苴、朵苴、岔河、保甸87公里镇村公路硬化项目;组织实施好投资1398万元的清水河、安乐甸、达诺、西舍路、闸上、龙岗、新华8个村75个村小组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及投资308万元岔河村依沙河等58条村组公路的提升改扩建。实施好投资1145万元的闸上村谢家厂大沟建设、投资130万元的琵笆箐小(二)型水库建设,组织实施好投资90万元的清水河饮水管道建设、投资100万元的朵苴团山饮水管道建设、投资90万元的达诺引水管道建设,组织实施好投资200万元的水窖建设500座、农村安全饮水40件、实施好投资30万元的龙岗大转山小坝等5座小坝的清淤提升改造。投资22万元实施好集中搬迁点输电线路架设,实施好龙岗大转山、达诺热带作物园输电线路的架设,实施好新华大麦地、闸上输电线路的提升改造及变压器增压。认真做好新平东绿公司、云南省富景水电开发公司、嗄么河水电开发公司等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化、水电开发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四)抓民生促和谐,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好投资613万元的西舍路、保甸、清水河村3个村完小的村舍改扩建设项目和173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好投资30万元的朵苴、德波苴、清水河村委会的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投资85万元的西舍路、保甸、下岔路河4个活动场所的建设;实施好投资40万元的德波苴、清水河、闸上、下岔河4个村卫生室的建设项目,完成卫生院救护车辆配置;实施好投资40万元的林业站附属设施和20万元的炒豆丫口、龙岗不管河等4个森林管护点建设项目;实施好2000套太阳能热水器推广、3000亩陡坡地治理;完成西舍路等6个村委会400个户厕所的改造及74个垃圾池的建设。

(五)抓治理保稳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警示教育、隐患排查整治、“打非治违”等重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全力推进西舍路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防灾减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排查调处好农村各类矛盾纠纷,要着重调处农村山、水、林、田、路纠纷,维护社会总体稳定。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信访渠道,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土资源保护,严肃查处影响环境的开山采石、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加强对学校、地处滑坡山体民宅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坚决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六)抓统筹强执行,推动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在政府自身建设中,要以党建为抓手,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深入开展“转走访”活动。要抓团结,形成干事谋发展、决策讲民主的干事氛围;要抓作风,保障政令畅通,促进作风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高;要抓制度建设,用好的制度管人、约束人;抓政府效能建设,要厉行节约,规范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抓依法行政,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抓落实,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做到善待人民群众,善于为群众排忧解难;抓廉政,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常态更有新作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奋发有为的干劲,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西舍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