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11532301015170483J/201912-00001 信息分类: 统计分析及解读
发文日期: 2019-12-12
发布机构: 楚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19-12-12
称: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与大理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简析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与大理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简析

发表时间:2019-12-12
字体:[    ]

一、GDP对比情况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实现生产总值291.25亿元,增长7.1%,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91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6位;大理市实现生产总值303.5亿元,增长3.8%,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16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8位。我市GDP总量与大理市差距12.25亿元、GDP增速高于大理市3.3个百分点,总量差距较2018年1至3季度(差距23.42亿元)进一步缩小。如我市下半年经济工作继续攻坚克难,保持住上半年良好增长态势,则全年GDP总量有望实现超越。2019年全年楚雄市GDP按增长10%测算,总量可达425.67亿元左右,大理市GDP按照增长6.7%测算,总量可达421.55亿元左右,差距4亿元左右。

分产业看,楚雄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8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41亿元,增长4.4%,增速分别居全省129个县第41位、第85位、第104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第2位、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2:50.4:41.4。大理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5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2.11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8亿元,增长6.9%,增速分别居全省129个县第122位、第120位、第64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7位、第8位、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4.5:36.9:58.6。楚雄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绝对数高于大理市10.41亿元,增速高于大理市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绝对数高于大理市34.73亿元,增速高于大理市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与大理市差距57.39亿元,增速差距2.5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增速高于大理市5.4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速高于大理市0.4个百分点,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大理市10.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4位,增速高于大理市27.5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增长11.3%,绝对数和增速分别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4位、第5位,绝对数差距大理市4.53亿元、增速高于大理市1.3个百分点。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07亿元,增长5%,绝对数和增速分别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第5位,绝对数差距大理市3.09亿元、增速高于大理市4.7个百分点。

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2.64亿元,下降0.3%,绝对数和增速分别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6位、第8位,绝对数差距大理市25.31亿元、增速差距大理市27.5个百分点。

(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42元,增长8.3%,绝对数差距大理市1531元、增速高于大理市0.1个百分点。

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1至3季度楚雄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1元,增长9.7%,绝对数差距大理市4987元、增速差距大理市0.5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建议

通过以上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看出,我市与大理市在产业结构上各有优势和特点,总体而言,我市与大理市差距正逐步减小,但在全年“大收官”冲刺的工作推进中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提升发展的理念,抢抓发展的机遇,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工作作风,发扬“工匠精神”、“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继续“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努力守住全年工作目标底线。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目标,提高认识要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关键性一年,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深远。目前,全市已全面进入了确保年初目标实现的“攻坚期”“决战期”、“倒计时”。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对标对表,认真对照年初目标,全面查找短板、弱项,认真分析原因,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

(二)狠抓工业经济,争先绿色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不利因素增多,1至3季度,楚雄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5.8%,在所有行业中位列第一,工业经济已然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一是加强对工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认真分析全市工业增长的支撑点和制约因素,着力做好对全市15户总产值负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帮扶和服务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格局,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三是要抓好新企业的培育。对新建投产达规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对已建成的新增产能尽快投入生产。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进行调研,对即将达规企业及时通报统计部门加强监测,提前向上级进行预报;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依法依规、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三)加快项目建设,攻坚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及重点督查的项目建设,深入项目实施地加强项目进展情况跟踪排查,确保各项工作、项目按计划目标稳步推进,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一是要层层压实责任,继续落实“专班推进、挂牌作战、目标倒逼、督查追责”工作机制,排出时间表、进度图,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要加强部门联动,客观反映投资发展。发改、工信、住建、交通、水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和对接,强化项目信息互通机制,确保年度计划投资项目及时开工。三是要抓好项目入库管理。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强化沟通协作,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上报支撑材料的审核工作,严把项目入库关,认真审核项目材料,确保项目信息准确、真实可靠,按制度规定将新开工项目及时入库纳统。

(四)注重三产发展,调优经济结构。一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合理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充分利用各类节日活动,以城市商业圈和中心集镇为主,培育消费新热点,进一步促进热点商品消费,将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的工作重心放在消费需求潜力大、市场销售增长快、影响带动作用强的领域。二是加快发展家政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内需型服务业;鼓励网络经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消费热点的发展。三是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促其快速成长,发挥应有作用。创新运营模式,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消费品市场向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释放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带动能量,逐步提高服务业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五)提前谋划布局,抓实开展工作。2020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在全面总结2019年,深入分析2020年的基础上,围绕“十三五”规划及全面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抓紧谋划好明年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发展举措,特别是要根据国家、省、州有关政策和规划,结合楚雄市实际,围绕州委“1133”战略目标和“领头雁”、 “排头兵”工作要求,转型升级发展目标,精心策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把前期工作扎实、条件成熟的项目筛选为明年重点建设项目,以切实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为今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撰稿:周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