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11532301015170424F/201807-00002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发文日期: 2018-07-03
发布机构: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8-07-03
称: 解读《楚雄市教育扶贫政策》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解读《楚雄市教育扶贫政策》

发表时间:2018-07-03
字体:[    ]

一、楚雄市教育扶贫主要目标是什么?

总体要求:从2017年起,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原则上无辍学;确保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2020年,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工作目标: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教育精准扶贫机制,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到2020年底,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达97%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7%以上,特殊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不低于国家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以上,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州领先水平,内涵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二、教育扶贫脱贫退出考核的要求?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云南省贫困退出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在贫困人口退出考核评分100分中“就学有保障”占10分,贫困村退出考核评分100分中“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占10分。一是完成贫困人口退出考核指标要求“三句话”,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初中毕业后不能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毕业后不能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二是完成贫困村退出考核指标要求,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和辍学率达到国家规定“四个率”标准。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初中毛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三、教育扶贫政策的对象包括哪些?

普惠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

特惠政策:全市建档立卡国家扶贫开发数据库中未脱贫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和前一年已脱贫的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可巩固一年。

 

四、教育扶贫“三大重点”底线要求是什么?

教育扶贫“三大重点”:一是“控辍保学”:确保市域内小学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6%和1.8%以下;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①把“控辍保学”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②加快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到2019年底,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③加快实施“十三五”期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4-2018年)》,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奖补资金支持项目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三是实施“精准资助”:实施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精准到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从根本上消除因贫失、辍学现象。

 

五、教育扶贫关于“控辍保学”的措施有哪些?

适龄孩子辍学作为贫困户贫困退出的“一票否决”指标,控辍保学工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2012年,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乡镇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明确:“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依法管理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依法组织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建立村 长、完小校长、家长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制度;建立乡镇长、校长、家长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含普高、职高、技校、中专)学校接受教育的制度。”对父母或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少儿入学的,政府要责令改正。各乡镇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市长、乡镇长、村 长和教育局局长、中心学校校长(中学校长)、村完小校长“双线六长”的控辍保学责任体系,要把“控辍保学”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学校要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对加强控辍保学分类指导、因地因人施策,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予以资助,避免因贫失学辍学;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包括在初中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等,让学校对学生更有吸引力,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辍学;精准制定控辍保学细化方案,做到“一人一案”,确保适龄孩子百分之百完成义务教育,特别是建档立卡户适龄孩子要百分之百完成义务教育,决不能因贫失学、辍学。

 

六、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有哪些?

凡是建档立卡贫困适龄人口,必须保障100%享受国家以及省、州、市各级相应的学生资助政策。以学生资助兜底线,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安心就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我市制定的《楚雄市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包括国家省州普惠政策和楚雄市的特惠政策。

第一,国家省州普惠政策归结起来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精准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生活临时救助帮扶300元/生•年,资助达全覆盖。

二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给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800元/生·年。

三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精准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主要有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为2500元/生·年,二等助学金为1500元/生·年)、免学杂费(实行“四类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按照各学校的收费标准给予免除学杂费)生活费补助(2500元/生·年)、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资助(一、二级残疾或双残2000元/生·年,三、四级残1500元/生·年)4个政策。

四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也有国家助学金(2000元/生·年)、免学杂费(公办全免、民办补助2000元/生·年)、生活费补助(2500元/生·年)、雨露计划资助(按学期申请1500元/生·学期)4个政策。另外,对口送读上海的中职学生在上海就学期间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的往返交通费补助。

五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准资助和绿色通道。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有国家助学金(3500元/生·年)、学费奖励(5000元/生·年)、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本专科8000元/生·年、研究生12000元/生·年)等15项普惠政策。

第二,楚雄市制定实施的特惠政策四个方面。

一是对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享受省人民政府学前教育助学金30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年新增700元助学金。

二是对就读小学初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因不具备住宿条件未住宿,又未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给予临时生活费救助,实行小学生每人每年700元和初中生每人每年900元的临时生活救助政策。

三是对就读高中、中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行每人每年1000元的临时生活救助政策。

四是对就读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行每人每年1000元的临时生活救助政策。

 

七、非楚雄市户籍,在市辖区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是否能享受楚雄市的特惠政策?

不能享受,楚雄市的特惠政策只针对楚雄市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

 

八、楚雄市的特惠政策如何申请办理?

1.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向户籍地乡镇中心小学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市教育局汇总审核→市扶贫办审核。

2.高中、中职、大专以上:向户籍地乡镇中学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市教育局汇总审核→市扶贫办审核→市民政局审核发放。

 

九、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主要有?

完成每个乡镇有1所中心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支持一批城市幼儿园扩建升级,扶持一批城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园水平。实现“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的目标:每个县至少有一所示范性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确保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村级幼儿园,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入园。

 

十、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指的是?

“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简称“两免一补”。

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A4 无封面.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