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紧盯比拼目标,把抓实产业扶贫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主体带动、政策支撑、产业帮扶、组织保障六项措施,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克期完成2019年整市脱贫目标任务。
一、突出规划引领拉动。坚持区域扶贫发展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制定下发了《楚雄市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方案》、《楚雄市产业扶贫工作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楚雄市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3月底前全面完成乡镇规划、村级施工图、户户清工作,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确保50%以上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持续、稳定、长效增收脱贫。
二、突出优势特色项目推动。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核桃、魔芋、果蔬、生物医药及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中国云南坚果(核桃)交易中心、魔芋交易平台等特色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拓宽销售渠道,以产业发展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做到富民脱贫强村协同推进。
三、突出主体发展带动。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发展2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并给予5万元资金扶持;对带动3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5万元至30万元的资金扶持,推进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贫困户“双向绑定”,带动贫困户联动发展。截至2019年3月底,全市共528户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8499户3340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主体带动覆盖率达到100%,有两个以上主体重复带动率达50%以上。
四、突出政策支持撬动。始终把政策支持、产业支撑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2019年,全市计划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40%以上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落实风险补偿金和产业奖补政策;对2019年计划脱贫出列的贫困村每村给予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补助资金,每村遴选10户贫困户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603户贫困群众获贷2585.3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
五、突出产业帮扶驱动。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选拔认定 “威楚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已向贫困村、组、户派出产业发展指导员196名,实施产业扶贫技能培训200余期(次),第一批15名“威楚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已进入公示阶段。
六、强化组织协调策动。调整完善市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分解细化市乡村三级产业扶贫责任,做到时间、进度、人员“三落实”;严格执行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全面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建立专项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面推动落实;健全完善工作会商、信息交流、问题调处工作机制;2019年上半年,先后4次召开产业扶贫专题会议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分析研究解决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中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