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随着楚雄市司法局为154个村(社区)发放了154台“乡村法治通”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发放仪式的举行,楚雄市实现了市、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普惠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普惠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高标准建成“一站式”实体平台。从2018年开始,楚雄市依托上级资金支持,已建成的1个市级、15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市乡村三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乡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今年1至10月,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共法律服务惠民行动”“法律服务进乡村”“律师联系村社区”等活动,组织全市77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长到村(社区)开展普法、到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152场/次;办理法律援助351件,其中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11件,办理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240件。值班律师为认罪认罚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务530人,市、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值班律师开展面对面法律咨询11607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43件,共惠及群众15876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483件,调解成功4316件,履行4312件,成功率在96%以上。
二是积极推广和使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以云南法律服务网为中枢,统筹掌上12348微信客户端、云岭法务通、“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机器人等,有效衔接一部手机办事通、云岭先锋和一部手机治理通等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法律服务机构、人员和信息化资源,为群众提供智能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网络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9401人次,通过手机获得服务7049人次,智能终端咨询访问2029人次,PC端访问323人次,智能生成法律意见书2309份。
三是循序渐进配置“一机式”智能服务终端。在人员流动大、办事群众较多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人民政府、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5个乡镇设置了25台“云岭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在154个村(社区)配备“乡村治理通”法律服务机器人154台,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城乡人民群众,既方便群众办事,也节约群众获得法律服务的成本,实现了“让科技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网络申请人民调解、申请法律援助、申办公证业务、找律师、司法鉴定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