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热点专题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 >> 正文

楚雄市加快智能交通建设 助力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向治理转变

发表时间:2020-10-14 10:55 信息来源:楚雄市政府办《政务信息》第23期  作者:市公安局 夏雪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科技强警导向,立足实际,分步骤、有重点综合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切实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营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助力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向治理转变。

   一增加监控设备,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一是强化突出问题整治。在太阳历大道与丰盛路交叉口路段试点1套“炸街”车抓拍系统,通过Ai声学场景分析技术和核心麦克风阵列高分辨定位算法,对“炸街车”进行精准识别、抓拍,自动生成“声音云图”和“声音视频”作为证据,科学取证、科学执法、科学治理,破解“炸街”车取证难问题。截至目前,共处罚、曝光2人。二是加强违法曝光处罚。在团结路、鹿城东路安装4套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系统,加强非现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缉查布控、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违法停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实行24小时抓拍、处罚,并通过LED显示屏、微博、微信进行曝光,让交通参与者逐步养成礼让斑马线就是礼让文明线、安全线的文明交通意识。截至目前,共抓拍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1322起。

   二探索管理平台,深度应用信息化管控措施。一是延伸智能应用触角。将信息化管控交通安全这一智慧点作为防护工程的强力支持和支撑,依托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推进智能Ai违法图片筛选试点工作,对前端采集的违法数据进行初步的机器审核,剔除废片,挖掘真实有效的违法数据提供给违法审核平台进行执法处理,降低人工审核工作量,提高审核工作效率,让交通违法行为识别进入“精确”时代,提高审核准确率,有效解决拍摄环境限制、人工审核误判、后台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二是拓展文明劝导功能。与移动公司联合开发“楚雄市交警现场警示教育平台”微信小程序,对违法的行人、非机动车骑行人员开展3至5分钟扫码警示教育学习、考试,通过交通安全知识“补课”的方式以学促管,学罚结合,着力破解“处罚难”问题,努力提升管理社会效果。截至目前,使用“小程序”现场警示教育879人。

   三落实最严执法,全力打造文明交通示范路口。一是紧盯重点路口管控。在观音阁、和瑞祥农贸市场试点2套带人脸识别的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通过视频采集和人脸识别技术,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监控、抓拍和报警,并自动连接至自带大屏当场曝光,再以微博、微信发布“礼让斑马线红黑榜”进行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和州、市电视台、市融媒体中心联合网络直播“寻找文明礼让好司机”等宣传激励行动,不断培养“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意识,进一步规范对行人闯红灯管理,减少行人闯红灯行为发生频率。截至目前,共曝光行人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17期300人。二是科学优化信号设施。在阳光大道与雄宝路路口试点交通信号灯自适应控制,视频检测器通过对车辆自动检测、跟踪、识别与智能分析,对路口实施智能化信号配时,全天时段根据车辆到达信息信号机自主决定各相位绿灯时长,达到“有车多放、没车少放”,真正做到以创建文明示范路口为抓手推动城市交通秩序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