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东华镇多层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打造基层养老“幸福圈”

发表时间:2024-12-10 09:34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第27期   作者:东华镇 黄莹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东华镇聚集“养老”民生难题,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服务理念,着力养老惠民服务质量提升,不断拓展养老新模式,多层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精准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补助、临时救助、重点优抚等民生政策,切实解决高龄、独居、空巢、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全面打造基层养老“幸福圈”。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养老服务深融合。抓实“班子成员联系片区、片长包保片区、机关干部包村”的三级养老工作制度,将党建工作与养老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实施,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德高望重群众”五级养老服务架构,对全镇60岁以上失能、独居、空巢、家庭困难和高龄老人进行摸排并建立工作台账,提供多元化、精细化服务。依托于东华镇敬老院,打造“建设四好党支部,党建引领夕阳红”党建工作品牌,立足党员自身优势和职能职责,为敬老院老人提供慢性病防治、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现场办理、家庭法律问题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夯实养老服务阵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从基本保障型向社会服务型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老有所养优服务,兜牢救助保底线。抓好特困老年人帮扶救助工作,统筹做好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兜牢兜实困难群体救助底线。2024年1至10月,全镇共发放农村低保12241人次388.11万元、特困供养金1065人次116.8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6589人次53.69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51381人次856.55万元。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加快两险收缴,确保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力争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截至目前,完成养老保险征收9976人,收缴率91.31%;完成医疗保险收缴20916人,收缴率83.43%。

三是先锋领航树示范,心系老人暖民心。用好用活各村志愿服务队,打造1支由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养老服务队伍,每个自然村组配备3至5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空巢独居留守老人探访、消防安全排查等养老服务,为独居、孤寡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精神关爱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通过上门探视、电话视频问候等方式,对养老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现便捷化、精准化、贴心化服务。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一对一”服务,为每位留守老人、经济困难老年人及突发疾病老年人签约1名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夜间急诊、季度巡诊、身体体检等服务。

四是关爱老人健康,开启“幸福食堂”。红墙村采取“村集体经济+社会爱心”共同支撑的模式,在山货街农特产品交易区域成功开启老年“幸福食堂”,为更多老人提供免费晚餐,解决了全村263名65岁以上老人的就餐难题,有效促进山货街农特产品交易,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路上村汲取红墙村开办“幸福食堂”的成功经验,相继开启“幸福食堂”,每周二为140名60岁以上留守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东华镇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让11个村均开办“幸福食堂”,为更多老人提供免费晚餐,进一步提振乡村经济,传播社会正能量,全面提升民生福祉质感。

五是拓展养老新模式,解锁居家养老“新密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接辖区东华、莲华、新柳、朵基、本东5个村60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留守、独居、空巢、失独半失独老年人开展上门关爱探视、家务清洁、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积极与市民政局对接,为全镇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2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配备安装感应灯、助行器、坐便器、防滑地垫、拐杖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