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岭镇始终将花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来抓,创新模式,优化服务,注重示范引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抓活抓强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用“浪漫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一是科学谋划,打造“花产业”。自2013年5月引进了第一家花卉种植大户后,苍岭镇聚焦特色花卉小镇打造,以苍岭集镇为中心,以楚南路沿线和苍岭小河沿岸为主线,科学谋划,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导入”模式,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配套,通过政府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朋友圈”招商“三驾马车”,招项目,引资金,培产业,强配套,开通“优先给予上报项目、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补助”等绿色通道,先后引进云南慕妍花卉、吉燃花卉、美煊花卉等鲜切花种植企业116户,累计投资1.4亿元,共种植玫瑰、康乃馨、向日葵等10余个品种鲜切花3260亩,构建“一中心两主线”花卉产业布局。
二是示范引领,做强“花基地”。强化政策保障,按照“龙头+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培育以云南慕妍花卉、吉燃花卉等龙头企业带头作“样板”,党委政府牵线作“媒婆”,村组土地整合作“资源”,整合苍岭石下村、黄草红光队及下六队、楚南路、苍岭小河沿线优质土地,搭桥牵线引进泉潮花卉、艳玲花卉等98家花卉企业(合作社),建立高标准大棚花卉种植基地2500余亩,打造优质鲜切花产业集群。
三是利益联结,联出“花收入”。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与土地流转农户和周边农户签订优先用工协议,鼓励成立小户精品花卉包装个体户2家,与花卉企业、合作社签订采摘精品包装订单,构建种、管、采、包装流水线作业的小型产业化“低、中、高”全链条就业模式,带领小、散、弱农户进入大市场,为周边农户打造了“半小时工作圈”,就近就地解决就业4.2万人次,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双份收入”1.2亿元,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