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镇以永仁县莲池乡为标杆,充分发挥彝族绚丽多彩服饰文化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彝族刺绣产业;着力为广大群众打造 “指尖”上的致富路。
一是探索“保护+培养”模式,传承彝绣技艺。充分发挥三街镇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评为“刺绣之乡”,《纺麻》《三街彝族刺绣》被列为州级非遗保护名录这一优势,共收集整理民间绣品100余件,定期举办传承人培训(现有州级彝族刺绣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人、彝绣骨干46人),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二是探索“政府+协会”模式,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三街彝绣长期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州市妇联和州彝绣协会的支持,通过采取发放扶持贷款、妇女发展循环基金等方式,扶持成立了三街镇彝族刺绣协会和三街镇彝绣合作社,扶持彝族刺绣示范户36户、绣娘600余人。

三是探索“走出去+引进来”模式,提升彝绣品质。针对彝绣产品单一、款式单调、缺乏艺术价值的实际,确立“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传经”思路,采取由协会对技术骨干进行专业训练、技术骨干对彝绣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彝绣大户对绣娘进行上门辅导的“金字塔”式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彝绣品质。近年来,共有700余名绣娘参加培训,促使三街彝绣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四是探索“展+演+秀”模式,打造彝绣品牌。定期举办彝族刺绣大赛、彝族赛装节等活动,让彝绣融入历史、服饰、舞蹈、音乐、民歌等要素,诠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赛装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三街彝绣品牌知名度。

五是探索“线上+线下”模式,拓宽彝绣销路。依托三街“山老头”电子商务平台,全面展示三街彝绣产品的款式、价格,并通过电商平台将彝绣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2019年线上销量达1000余件,销售额20余万元。通过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业效益。

六是探索“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助推彝绣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协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助推彝绣产业,不断将彝绣产业打造成为彝族群众“指尖上”的增收致富路。目前,三街镇共成立刺绣协会1个,帮扶开店7家,彝绣队伍达700余人;2019年完成绣品5000余件,创收40余万元,助力2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