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围绕实干履职目标,推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个到位”新模式,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有效避免居民建房可能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威胁。
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对全市15个乡(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建房点,提出“聘请有关资质单位或专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开展简要评估”的建议,对评估结果危险性大、适宜性差的地区劝阻房主另行择址建房。
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联络员联系到位。在全市15个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数据库,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措施,编制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讯录,并及时更新、调整通讯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位。
三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建立汛期巡查制度,每逢汛前、汛中要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登录的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各隐患点两卡发放、防治预案、值班等到位情况。对巡查情况建立巡查日志,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五是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预案编制,制定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避险、救险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公布于众、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并集中相关人员开展预案学习、培训,重点隐患点应急开展预案演习,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熟悉掌握险情发生时自己的位置、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