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岭镇镇围绕创先争优标杆目标,搭建四个服务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
——就业方式科学化,搭建“半小时”就业服务平台。大力加强“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建设,引导鼓励本镇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设立贫困人口就业扶贫车间或加工点,优先保障就近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形成了方圆以2公里为半径、30分钟为时限的“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就业设置人性化,搭建“居家就业”服务平台。在综合分析评判贫困群众劳动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岗位服务的具体范围和地点,按照“户申请、挂包干部推荐、村管理、镇审核”原则,创新“居家就业”理念;开发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农村护林防火员、村组公路养护员、农村社会治安员、脱贫攻坚引领员5大类别的公共服务岗位,实现“三无”贫困人口足不出村就能就业,充分激活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贫困户稳定脱贫。
——就业培训一体化,搭建培训学习平台。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计划,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整合州市教师资源,开设农村房屋建筑技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及种植技术等培训项目和课程,采取专业性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打造一批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技术保障。
——就业信息精准化,搭建“推介”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摸清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基本情况、务工情况、就业需求及培训需求,建立全镇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及公示栏等载体,发布就业惠民政策及就业岗位信息,确保农民不出村就能找到就业岗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与省外、州、市等重点企业对接,发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场参会,协调提供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有效建立农村劳动力与用工企业之间快速对接通道,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