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上午,楚雄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2019年大比拼目标陈述会议。会议由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先祥主持。

会议随机抽取鹿城镇、东华镇等5个乡镇,市纪委市监委、市委组织部等7个部门对所定的1个标兵1个标杆进行了陈述。自4月初以来,全市74家单位,由责任领导牵头组织,按照党群和综合类部门、乡镇序列、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类部门三个大类,分别召开了年初目标陈述评议会议,各乡镇、各部门目标陈述评议已圆满完成。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先祥对各单位所陈述的标兵标杆进行了一一点评指出,各单位准备充分,陈述紧扣目标,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班子集体亮相有精气神,展现了新风貌、新气象,所定目标充分体现了“助跑跳起摸高”的信心与决心,创新谋发展的新思路、新想法,但个别单位目标任务确定不够精准、标准不够高、措施不够有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大比拼目标任务。
会议认为,楚雄市大比拼工作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顶层设计突出,比拼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制定出台的楚雄市大比拼“1+13”文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大比拼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制度保障不断强化。制定的《楚雄市2019年度大比拼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乡镇和部门实干履职目标考核事项从72项、71项分别减少到22项、20项,创新设置负面清单指标体系,科学审定各单位年度标兵139个、标杆146个,考核事项明显减少、考核重点不断突出,全市大比拼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形成。大比拼宣传报道力度持续加大,逐步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主动支持大比拼、积极参与大比拼、全力推进大比拼的氛围,大比拼从筹备到启动实施,工作快速推进、卓有成效。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市大比拼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大比拼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抓大比拼的政治站位不够高、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够强,工作落实不力、行动迟缓,仅停留在会议安排、拟发文件上,抓落实存在差距。大比拼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对大比拼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特色亮点、典型经验深入挖掘、总结提炼、广泛推广不到位,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会议强调,深入开展大比拼,必须要有自我革新的胆识,直面矛盾和困难的勇气,敢于带头闯出新路子。要以“躺着的站起来,站着的跑起来,跑着的争第一”的热情和冲劲,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形成合力推进大比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对标先进、正视差距、主动作为。要紧紧围绕大比拼目标任务,立足现实基础和条件,明确推进思路、明确完成时间,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以有力的措施、科学的对策高位推进大比拼工作。针对楚雄市上报州级大比拼标兵标杆目标任务,相关领衔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楚雄市上报州级大比拼创先争优目标(标兵标杆)任务分解方案》抓好落实,确保楚雄市上报州级的大比拼标兵和标杆任务圆满完成。要强化督查合力,对各级各部门大比拼目标任务推进情况真督查、严督查,以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全力推进大比拼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严格按照州市党委部署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聚焦短板精准发力,以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更加健全的工作机制、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加强大的攻坚合力强势推进大比拼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大比拼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大比拼工作的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研究部署、严格落实督办,亲力亲为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大比拼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要健全工作机制。要结合全市实际,按照“边推进、边总结、边探索”的工作思路,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大比拼工作推进、协调、监测、督查、通报等机制,以完善的工作机制推进各乡镇、各部门主动落实、全力比拼。三是要优化考核体系。坚持“考精不考繁、考实不考虚”原则,不断完善大比拼考核体系,优化考核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工作考核“比资料、比台账”向“看平时、看一贯”转变,提高考核质量和考核实效。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严格考核着力解决部分单位和干部“等靠要”“庸懒散”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振全市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四是要分类打造亮点。要强化联动,充分利用微信、门户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宣传每日风采、展示每周亮点、推介阶段典型,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大比拼氛围;要及时总结提炼、深入推广大比拼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故事,形成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凝心聚力、搭台鼓劲,不断激发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大比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大比拼出经验、作示范、树标杆。
杨俐昆、向勇、吴永祥、马子才等市级领导、市属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