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水务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分析春节后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排查水务行业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扎实做好城乡供水、水库安全运行、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水利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水利保障,共同防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是强机制,保供水。春节期间,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人流量增大,供水需求大幅上涨,农村供水压力增大。水务部门积极分析研究,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建立健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供水保障;进一步落实饮用水水源防护措施,督促供水单位和运行管理人员加强水源地、取水口、引水渠、蓄水池和输配水管网的安全巡查,及时消除污染等安全隐患,确保原水安全;进一步做好集中供水工程的日常监测检测工作及分散式供水工程饮水安全指导和宣传工作,加强工程卫生防护,保证供水工程水质符合标准。
二是强管理,抓责任。全市244件小(二)型以上水库每天进行不少于1次的日常巡查和安全监测,紧盯库区,强化巡库查险,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密切关注巡查人员健康状况,统筹安排人员力量,防止出现管理空白。全面落实水库大坝“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三是强监测,重防御。积极与气象、水文、农业等部门沟通,及时掌握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水文信息,农业生产情况。密切监控旱情变化,加强预测预警、会商分析,按照以供定需、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好城区和乡镇供用水分析调度。修改完善《楚雄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保障城乡生活生产供水充足,提升农村农业生产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四是强监管,控疫情。严格执行省州市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及水利工程复工防控标准和要求。与重点小型水库建设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摸排水利建设工程可复工条件及情况,分析研究,对复工条件进行评估及管控。由符合复工条件的施工单位向项目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复工,监督施工单位落实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质、内部管理“四个到位”;其它一般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延期开工,科学安排疫情期间的工程建设计划,推动建设工程安全有序复工,防控疫情向建设工地蔓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工地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是强值守,保安全。严格落实值班制度,水务部门各工程管理单位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值班值守工作,24小时均有工作人员轮流值守,及时掌握水利工作中涉及民生保障、安全生产、工程安全等方面的情况。面对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水利安全生产及工程安全。(市水务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