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人民群众是这场斗争的主体力量。大过口乡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亮出移风易俗这把利剑阻击疫情,让文明新风成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疫”的有效力量,全力保障彝乡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争当基层“劝说员”,排查劝解不掉队。婚丧嫁娶一直是老百姓特别注重的事情,春节期间是举办红白喜事、集体聚餐的高峰期。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大过口乡组织力量及时对全乡客事办理进行认真排查,并由乡纪委、市场监督管理所、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小组红白理事会成员共同上门劝说,取消办理客事18家,从简办理丧事7起,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聚集带来病毒传染的风险。蚕豆田村委会咪的么村小组的何双存对上门劝说慰问的工作人员说:“将我爹匆匆下葬是不得已的选择,可能会有遗憾,但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我不后悔!”
争当一线“宣传员”,科学防控入民心。“小音响”进村宣传和“红马褂”入户解说是彝乡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疫情防控知识的两种主要途径。“我年纪大了,手机也不会瞧,虽然村里的‘小音响’天天放着,但是我耳朵不好使,也听不清晰播放了什么内容,前两天,我还想着要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希望身体安康,一切顺利。直到“小红马褂”来家里和我解说之后,我才知道只要做好防控,就没什么可慌、可怕的”杞岔拉村的一位奶奶这样说道。“小红马褂”进村入户向听力不好的孤寡老人进行面对面的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做到宣传工作无死角、全覆盖,防控知识人人晓,改变群众通过封建迷信驱赶“疫”魔想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采取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长包户到人的网格化防控模式,用最接地气的话语、最真挚的语言录制彝语防控知识广播,流动宣传队员用“车载小音响”将疫情防控知识带入彝乡村村寨寨,把党的声音传播给群众。
争当文明“带头人”,战胜疫情靠群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群众是最强大的防控力量,有很多村干部和村民主动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全乡构建群防群控防线奠定坚实群众基础。在西康郎小组,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一个拄着拐杖整理村内环境卫生的人,他就是杨应顺,虽然身患残疾,但每天都在为疫情防控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开始时大家都持观望态度,认为也不只有我一家人住,别人不动我也不动,但看到杨应顺每天都主动打扫卫生后,我们都感到内疚和惭愧,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每天早上村里的每家每户都很自觉的打扫卫生,没有一家缺席了”,西康郎小组的村民这样说。往年的大年初七,力白所村村民都不约而同地到李子树小组龙王庙祭庙,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力白所村党总支书记郭从林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召开户外户长会,提前做每家每户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取消了祭庙活动,群众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卫生清扫、消毒、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上,进一步发挥了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