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楚雄市创新举措,坚持业务“线”上办,就业服务不打烊;信息“网”上看,网络招聘不停歇,统筹做好节后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两不误。
一是线上服务促创业。通过市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指导、投融资对接、创业培训等线上服务,积极动员返乡农民工利用好现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创业,通过创业实现转移就业。
二是网络招聘促就业。暂缓举办原定于2月3日举行的楚雄市赴省外劳务输出人员欢送会和2月7日举行的楚雄市“春风行动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大型招聘会”活动,暂缓组织成规模集中劳务输出活动,将线下活动转到线上,加强与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构、用工企业沟通对接,加大招聘岗位信息收集力度,重点做好“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外地区企业用工岗位信息的收集和储备,及时掌握省内外企业复产复工时间,做到岗位预留、食宿预留。通过市政府网站、州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用工信息2期,多渠道引导企业和劳动者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确保疫情解除后楚雄市劳动力有岗位、有组织、有保障,及时安全返岗务工。
三是网络服务促就业。把疫情防控和积极推广网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两项工作有机结合,采取入乡入村张贴网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获取方式的通告、多渠道发布开展网络公共就业服务的通知等方式,积极推介省人社厅“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州人社局“一部手机就业通”微信公众号、市政府网站等网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宣传扩大网络就业服务知晓面,积极引导劳动者、用人单位通过在线获取公共就业服务和资讯信息,确保疫情解除后劳动力能够快速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抓住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农民工闲置在家的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全面宣传和落实好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补贴、劳务输出补贴、跨省务工交通费补贴、就业扶贫车间补贴、就业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
四是劳务协作促就业。对龙发制药公司、鹿城彩印公司、华丽包装公司等市内用工规模大的企业复产后岗位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提前做好岗位储备,及时将岗位信息宣传推送到有就近就地就业需求的农民工手中,待企业复工复产后及时组织人员上岗。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乡镇、村(社区)组织发动触角长、宣传动员体系全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市内4家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就业组织动员工作,待疫情一旦解除第一时间及时开展现场招聘活动,有组织地输出一批农村劳动力到省内外转移就业。
五是返岗对接促就业。通过市政府网站发布《致全市返乡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指导农民工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加强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首先要与用人单位联系后确定外出时间,合理确定返岗时间,劝告来自疫情重点地区返乡务工人员延迟返岗。
六是帮扶企业促就业。因受疫情影响,企业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将及时受理,不收取滞纳金、不影响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相关补缴手续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对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平台”的各类线上职业培训,培训职业工种符合相关要求的,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在创业孵化园区楚雄启迪K栈众创空间孵化的企业减免3个月孵化服务(管理)费,帮助在孵企业2020年一季度零成本入驻,尽可能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七是就业扶贫促就业。支持和鼓励符合扶贫车间认定条件的各类企业,积极创建扶贫车间吸纳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引导楚雄市已认定的25家扶贫车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增加就业岗位。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对有创建扶贫车间意愿的企业可先组织贫困劳动力上岗,后办理认定相关手续,并广泛宣传、动员“三无”家庭贫困劳动力做好上岗就业准备,待疫情解除后在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八是亲邻帮带促就业。充分发挥楚雄市在外务工时间长、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人品好、信誉优的能人和热心人的作用,在核实信息岗位真实、权益有保障的同时,主动协调解决购票等困难,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鼓励亲帮亲、邻带邻外出就业。目前,楚雄市正研究制定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外出务工购票难问题的办法,省外已有5家友好合作企业对亲邻帮带人员制定了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