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楚雄市在举全市之力、群防群控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不误农时,将春耕生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引导群众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工作齐抓并进。
一是生产计划早下达。加强春耕备耕工作组织领导,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谋划,及时下发了《2020年大春农业生产意见》《2020年烤烟生产意见》,将45万亩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计划和10.32万亩烤烟种植计划下达各乡镇,落实到村组到地块。目前,10.32万亩烤烟已落实到529个连片地块,全面完成了大田营养土堆捂任务,已落实烤烟育苗点56个。
二是以水布局早调度。目前,全市蓄水8851.5万立方米,占计划蓄水1.25亿立方米的70.8%,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我市采取提、引、调、蓄等多种形式增加库塘蓄水,算清水账,在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库塘蓄水情况和农业可用水量科学布局农作物种植规划,在库塘蓄水严重不足的地方,引导群众“水路不通走旱路”,及早做好改种旱作的种子、化肥等物资的准备。
三是农用物资早就位。统筹农业农村、供销、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调供及质量监管,全市已就位水稻良种453吨、杂交玉米良种222吨、化肥7774吨、农药77吨、农膜242吨,积造农家肥19.6万吨;出动执法人员140人次,深入农资销售点加强质量监管,检查104户农资经营户的农药56个品种2.5吨、肥料12个品种235吨,确保农资质量安全。
四是农业技术早落实。派出疫情防控助耕工作队,指导农户着力加强以水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小春作物中后期管理,开展小春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19.81万亩。以建设“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为抓手,围绕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新肥料、新农药、新农机具,利用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识的契机,在农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培训,已开展科技培训2.1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目前,已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优质粮油原料示范基地5万亩、绿色优质水稻核心样板0.5万亩、绿色优质油菜样板0.4万亩。
五是农机服务早行动。针对农村务工人员增多、劳动力短缺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推广新型适用机械,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机耕、机灌、机播、机插等作业,提高农机具使用水平和效益;派出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机手及早做好农机具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目前,已检修各类农机具1150台(套),组织135台(套)农业机械完成预整地0.45万亩。
六是农产品稳供早谋划。科学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农产品需求,结合实际谋划和组织好主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动物检疫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目前,全市种植蔬菜2.3万亩,可上市336万公斤;生猪存栏26.8万头、可出栏2万头,牛存栏7.5万头、可出栏0.36万头,羊存栏16.6万只、可出栏0.5万只,禽存栏172万羽、可出栏7万羽。目前,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