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往期回顾 >> 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抗击疫情 >> 正文

子午镇持续打造农村硬核“红五星”密切联系群众出实招

发表时间:2020-03-16 08:09 信息来源:子午镇  作者:谢洪斌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子午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员干部奋战在防控一线的行动自觉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和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机结合,叩问初心、坚守使命,充分发挥2019年度创建大比拼先锋堡垒指数量化优势,持续打造农村硬核“红五星”,不断激活组织网格“红色细胞”,全镇上下变压力为动力,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有力促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慎终如始,引领当好五员“量好履职星”。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见本色。广大党员干部靠前指挥,下沉一线,发挥好组织神经末梢终端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工作,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当好“守护员”。以枕戈待旦、坚守阵地的战斗状态坚守好岗位,勇做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神。累计设立107个监测点,检测体温20509人次,登记过往车辆2160辆5850人次,劝返车辆670辆1480人。当好“安检员”。以“三个全覆盖”原则,成立13个工作组,建立镇、村、组“三包工作机制”,累计拉网式排查13个村委会213个村民小组2022名返乡人员,其中省外返乡人员1687人(含湖北返乡43人),居住未满14天的全部建立动态人员清单和相关服务措施。当好“信息员”。充分发挥党员、村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采取“多对一”、“人盯人”,对从湖北返乡的重点监控对象进行责任包保,每天2次居家观察信息上报;对湖北以外10个重点省外返乡人员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当好“宣传员”。结合排查走访,录制宣传告知、防控常识、抗疫骠川花灯等,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全方位开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累计刊发、转载和发送短信、微信等相关信息49667条,粘贴、悬挂标语3673条,发放宣传册、宣传折页等55081份,收集处置舆论线索5条。当好“组织员”。坚持预防关口前移,劝阻37场次举办婚宴、寿宴等聚集性活动,禁止54名乡村厨师参加自办宴席的操办,暂停5个传统集市(赶集)、212个经营场所(含33家餐饮、179户商铺)和所有民间庙会活动。“五员”履职为民,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联合联动,织密基层网格“量好治理星”。充分发挥95个基层党组织的社会自治力量和党员“微网格”人员摸得准、情况吃得透优势,统筹将“一部手机治理通”227个网格员与1268个基础设施管护“微网格”线上线下相结合,划片包组作战,释放“红色防疫力”,构建党建引领战“疫”生产“大网格”。全镇1369名党员主动加入战疫队伍,带头深入村组,扎实开展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每个坐标有网格员,每个家庭有对接干部,动态掌握每户家底,凸显幸福之治,推动乡村善治。

承诺践诺,加压增责服务“量好颜值星”。结合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人居环境提升服务机制和每月主题党日、党群义工日、扶贫周等,对辖区关键区域卫生死角,多轮次开展疫情防控“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频次,及时整治乱堆乱放等现象,筑牢辖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扎实开展“红黄牌”促“门前三包”,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完成户厕改造1400座,公厕4座,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78场次,参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达36984人次,消杀村民小组213个,凸显基层人居环境水平,扮靓了美丽乡村颜值。

率先垂范,考验担当作为“量好先锋星”。围绕先锋堡垒指数“五星”量化比拼目标,把防控和生产一线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创造、创新实干热情,一呼百应、逆行而上,对标把合格党员标尺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找差距、补短板、争先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显先锋本色,累计收到党员群众捐款86131元、口罩2330个、消毒液25公斤。以落实关心关爱制度作为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着力点,先后通过表彰、慰问、推优、考察识别等方式,关心关爱一批防控一线先进典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示范带动党员干部争做抗疫和生产一线“排头兵”“主心骨”。

谋篇布局,铺平小康之路“量好致富星”。“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统筹脱贫攻坚驻村队员和挂包干部力量,发动全员参与、尽锐出战,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继续抓好507户1745人已脱贫人口的成效巩固,关注、细化未脱贫及边缘户的帮扶措施,确保实现同步小康。落实专人对进田间生产的群众做好防控教育引导,有序开展耕各项工作,备好秧田1700亩,完成烤烟预整地6000余亩,烤烟育苗2.1万余平方米。抓实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市场经营主体复产复工等工作,累计9家企业352人和530户市场经营主体恢复生产经营。做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累计向外输出3048人。协调相关部门,储备春耕所需种子105吨、农药9.2吨、农膜157吨、化肥1221.12吨、有机肥1万余吨。鼓励各农资经销商通过手机、微信订单,对群众所需物资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及时保障群众农资供应。发挥农口技术力量,利用电话、微信群、QQ 群、短信等方式叮咛群众积极推进大春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为群众增产增收把好技术关,奏响复工复产春耕号角,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