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往期回顾 >> 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抗击疫情 >> 正文

鹿城等乡镇精准发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发表时间:2020-03-19 08:20 信息来源:楚雄市政府办《政务信息》第7期  作者:鹿城镇 紫溪镇 大过口乡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鹿城镇 一是有序推进企业复产复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按照复产复市时间、条件及流程,做好复产复市审批、监管等工作。目前,云南省医药嘉苑有限公司、云南三恒百裕服饰制造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复产复工。所有企业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培训及安全教育,并建立健康出行档案,所有复工人员一律佩戴口罩上岗,实时进行体温检测,每天有专人对厂房、车间、宿舍、办公楼等场所全方位无死角清洁消毒及安全检查,减少人员聚集。二是统筹安排春耕备耕工作。针对蓄水不足实际,对缺水相对集中的新村、军屯、河前、中本4个村(社区)采用拉运、打井、引水等方式,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在适宜区域采取引、提等措施,增加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保证农业用水。同时,按照“稳粮生产、优果化蔬、提升花药”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农村产业发展布局,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全面完成烟叶种植营养土堆捂验收工作,分配好指标任务,大力普及K326品种种植适用技术,为全面完成烤烟生产任务打好基础。同时,及早调配春耕生产的各项物资,成立春耕生产和疫情工作组,抽调技术骨干包村,指导各村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确保灾害之年全镇农业生产稳产增产。三是积极筹划脱贫攻坚工作。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保持挂包帮扶力量和驻村工作队员稳定,落实脱贫攻坚提升巩固3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八大专项行动”,突出产业提升、产销对接、龙头带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弥补因疫情可能导致贫困户收入减少的缺口,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将返贫和新发生贫困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四是提前谋划重点项目建设。把“抓项目”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重点项目制度,保障新欧鹏教育小镇等项目用地、拆迁安置工作,抓好东兴社区黄泥坝小组、福塔社区上平山及下平山、大东社区黄土坡小组、福塔社区尹家小组整村拆迁安置项目,做好彝海社区集体返还用地、茶花树小组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福塔社区返还用地、福塔社区小河口村集体用地招商项目和杨基屯、彝海集中安置点等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及大东十三湾乡村振兴项目,形成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镇村干部具体抓、相关单位联合抓的工作格局。五是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特别是正处于季节变化冷热交替时期,病毒容易滋生的实际,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整治1463余场次,整治居民小组278个、城市小区(含老旧小区)491个、建筑工地16个、集贸市场15个,消杀、清理面积79.4万平方米。

紫溪镇 一是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召开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安排、再推动、再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思想基础;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的督战内容,采取组建挂牌督战组织机构、明确挂牌督战时间和任务、制定挂牌督战方式等五项措施,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意愿和发展产业需求摸底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脱贫成效的影响;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3个贫困村、围绕329户贫困户、3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开展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按照“疫情防控不松劲、春耕生产不误时”工作思路,采取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同部署、疫情宣传备耕引导同开展、人员管控与安全生产同落实、防疫物资与农资储备同保障、人员排查与技术服务同推进五项措施,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目前,全镇已防治小麦、蚕豆、油菜病虫害4600余亩,栽种早玉米、早大豆、早洋芋等经济作物;储备化肥384吨,积造农家肥2495万公斤,储备农药2.55吨、良种12.25吨、农膜9.55吨;2700亩烤烟种植面积分配完毕并按要求完成营养土堆捂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指导56场次,检修农机120辆。三是疫情防控与人居环境“两不误”。疫情防控期间,各党组织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按照“分散组织、全面开展”的原则,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员参与、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清除和杀灭致病菌,有效铲除病毒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238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0163人次,消杀村居民小组123个。四是疫情防控与殡葬改革“两不误”。利用疫情防控建立起来的社会宣传体系,深入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推行移风易俗、文明丧葬,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殡葬管理,推动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镇共召开殡葬改革动员会议9场次、户长会议123场次,新媒体推送信息5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800份,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提高全镇群众殡葬改革意识,为顺利开展殡葬改革工作打牢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大过口乡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分析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抓紧抓实抓细”作为推进各方面任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着力点,狠抓思想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二是强化示范带动。坚持基层党建与疫情防控工作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勇当先锋、争做表率,凝聚上下一心战“疫”的强大力量。党员干部、群众、爱心企业等纷纷自愿捐款16万余元,汇聚爱心积极支持抗“疫”工作。印发《关于对大过口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扬的通报》,对5个集体和38名个人进行通报表扬,以先进典型鼓舞士气、激扬斗志,不断增强战“疫”必胜信念与信心。三是强化部署落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将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运行、“三农”工作、脱贫攻坚等当前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充分运用“云视讯”组织召开学习会、部署会、推进会10余次,并通过微信、短信等发送1.8万余条信息对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技术指导,春耕备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等工作扎实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同时,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聚焦补齐短板弱项,精准实施大过口乡脱贫巩固提升“2+5”行动,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打好巩固提升“组合拳”,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是强化基层治理。充分运用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和“威楚智慧党建”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十包十保”工作,推进全乡206个小组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网格化服务保障水平。以全面推行“一约四会”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以文明新风尚有效助推疫情科学防控水平,全面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牢固防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