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院士的科技扶贫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发表时间:2020-01-06 15:17 信息来源:云南网  作者:记者:彭锡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正举着一个两公斤的土豆,向全国的媒体展示。

这是一颗来自于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的土豆。两公斤的个头,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有些罕见,但在这颗土豆的家乡,两公斤只能算是“七八十分”。

与此同时,几十辆卡车正在云南澜沧准备出发。60个小时后,一盘盘新鲜清脆的醋溜土豆丝就出现在了北京各大饭馆的餐桌之上。

这是开春之后全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丝,大部分都来自云南。”朱有勇说。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院士朱有勇来到了澜沧。

澜沧地处西南边疆,与缅甸一线之隔。这里主要生活着从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拉祜族。当地超过70%以上都被森林覆盖,阳光、雨水丰沛,但却是全国深度贫困县,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甚至只有一千多元。

冬季马铃薯只是朱有勇扶贫的案例之一。关于院士与土地的故事,已经悄悄发生了五年。

扶贫比发SCI论文难多了

澜沧蒿枝坝村的中心是一座小楼,这里就是学员平时上课的地方。从小楼往外走,一条石板路蜿蜒下去,连接到村口的214国道。马路两侧,开满了炮仗花,不远处就是翠绿色的山脉。房屋整齐、街道干净,颇有一种旅游小镇的味道。

▲位于澜沧蒿枝坝的二楼小楼,这是朱有勇最常来的地方之一。一楼是教室,供学员上课使用,二楼是会议室。 孙伟 摄

新来者有时候会觉得疑惑,“这里不太像是曾经的贫困村”。而事实上,这是朱有勇来到蒿枝坝村之后主导进行的“审美”改造之一。

如今,朱有勇每年会有100多天待在这里。可是最初,朱有勇并不愿意来。

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作为科技扶贫点的那一年,朱有勇已经60岁。这在普通人看来,已经到了退休和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在工程院院士的队伍里,这还算得上年轻。

“工程院定点扶贫,总得有人来。年轻的不来、让老的来,这违背了我做人的底线。”朱有勇咬了咬牙,决定前往澜沧扶贫。

▲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前,一个普通澜沧农户的家庭全景。房子建在山里,材料就地取材,一头牛、几只鸡、一个四处漏风的房子,就是农户的全部家当。 乡政府办公室 供图

拉祜族很多人不会说汉语,更难以相信会有一个院士来主动帮忙脱贫。

朱有勇明白,得让农民们相信这个院士不是来走马观花的,而是要和大家一块通过双手摆脱贫困。

朱有勇决定先拿技术已经成熟的冬季马铃薯做示范。澜沧冬天雨水少、没有霜冻,很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冬季种植也跟全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形成差异性竞争。

可说服大家来种冬季马铃薯并不容易。

蒿枝坝的村民刘金宝就是第一批反对者之一。2016年冬天,村主任和科技扶贫团队的毛如志博士就曾多次沟通,刘金宝表面上答应,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

2017年冬天,在村主任的软磨硬泡之后,终于拿出了角落里的两亩地试试看。结果,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两亩马铃薯就卖了1万块钱。

2018年冬天,没等村主任和毛如志博士上门,他就早早地把十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

“扶贫是一步步来的,有人配合,也有不配合的,要反复做工作,”朱有勇说,“这比发SCI论文可要难多了。”

▲朱有勇在查看作物病虫害情况。 资料图片

让中药回归森林

冬季马铃薯是第一个尝试,但是对于朱有勇来说,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最新的成果和当地结合起来,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才会更快。

朱有勇想到了三七。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像农作物一样的大田种植逐渐成了主流。

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的难题,“连作障碍”。一片土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10-15年内都不能再次种植三七。与此同时,为了让防止病虫和快速成长,肥料和农药也必不可少,这既造成了地力的损失,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

能不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让三七回归森林自然成长呢?这一道题,正是朱有勇的导师段永嘉留给他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朱有勇研究生面试,后来的硕士导师段永嘉问了他一个令他一生难忘的问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过百年,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是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的呢?”

彼时年轻的朱有勇回答不上来,但这个问题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

二十年后,一篇关于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文章发表在权威杂志《自然》上。朱有勇通过连续10年近千次试验,最终证明了作物的多样性空间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该技术能将稻瘟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

“物种是相生相克的,”朱有勇说,三七也一样。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对三七的病原体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小雨过后,示范林中的林下三七结出了三七籽。2018年,林下三七在澜沧全面推广,已经种植7000亩。 孙伟 摄

2016年,朱有勇先是在澜沧种了5亩作为试验田,试验很快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不用打农药、不用化肥,也不会破坏耕地,实行了“林下三七”大规模种植。

林下三七的种植为澜沧扶贫打开了局面。澜沧地区森林面积广阔,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思茅松林就有40余万亩。2017年,林下三七的种植面积扩展到了300亩,2018年更是接近了7000亩。

农民的教授

今天如果到澜沧去找朱有勇,你很难从人群中找到这样一个“院士教授”。

来澜沧扶贫,朱有勇从来不住宾馆,只住在蒿枝坝的科技小院里。长期奔波在澜沧的各个乡镇,朱有勇拒绝了县里提出的“派车接送”,自己租了一辆10万不到的国产品牌SUV。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红河州个旧市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从小抓过鱼、摸过虾。1977年,高考恢复,朱有勇抓住机会,顺利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从本科的植物保护到博士的植物病理学,再到参加工作,研究水稻、三七,“跟农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大学时代的朱有勇。1977年,高考恢复,朱有勇一举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他与农业一生难解的缘分。 资料图片

从2017年开始,朱有勇先后在澜沧开设了冬季马铃薯、畜禽养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种植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1500人。今年11月,为了帮这些扶贫农产品扩大销路,朱有勇又和拼多多一起联合打造了农村电子商务班。

技能培训班,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酒井乡坡头老寨村的哈尼族村民马正发正是靠着种冬季马铃薯“翻了身”。马正发是冬季马铃薯班的第一届学员。2018年,十亩冬季马铃薯,最终帮马正发增收了7万元。

如今,马正发带领全村32户村民都开始种植冬季马铃薯,其中就有16户建档立卡户。努力终有回报,一年时间里,马正发就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

在经过四年的持续培训后,澜沧的农产品生产种植已经逐渐成熟。而如何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让利益留在农村,也是技能培训的重要一环。

在与拼多多联合开设电商班的消息传来后,来自竜山村的陈启勇,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报名,“之前只能卖给批发商,利润薄、受限多,现在电商培训班开在了家门口,短时间就帮助我提高了对电商的认知。”

▲来自澜沧全县20个乡镇、60名学员正在参加由中国工程院、拼多多联合打造的电商班课程。电商班课程结束后,他们将在拼多多开设属于自己的拼多多店铺,将澜沧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孙伟 摄

“把产业持续做下去”

10月9日,一场林下三七的竞卖会正在澜沧大塘子村进行。首批种植的林下三七到了采挖的季节。

但竞价环节只进行了不到两分钟时间。当商家正摩拳擦掌准备高价收购时,朱有勇叫停了竞标。价格最终停在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贵出不少。

“感谢大家对林下三七的认可,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朱有勇解释,“价格炒高了,老百姓就吃不起三七了。这不是我种植的目的。”

▲林下三七现场竞买会。当天采挖的首批林下三七,鲜品每斤一度达到了1050元,最终,朱有勇院士叫停了加价。 孙伟 摄

扶贫是要培育出一个健康的产业,而过早过高的炒作,反而会伤害刚刚起步的产业生态。

要让农民通过扎扎实实的种植、生产和销售来持续获得利润,产业才能彻底扎根在当地。

为此,朱有勇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捐献出来,给企业和个人无偿使用。唯一的条件是,如果有企业要想种林下三七,必须将最终利润的15%捐献出来、分给当地的村民。而这15%,正是朱有勇院士的技术入股的收益。

澜沧澎勃生物药业的董事长彭磊算了一笔账。林地都是村民所属的,每家10亩,从开挖整地、到种植管理,再到最后采摘售卖,农户都有收益,每户农户在林下三七上的年均净收益都在3万元以上,这是过去人均年收入的6倍以上。

“三七种到了哪里,基本当地的老百姓就都能脱贫了。”彭磊说道。

院士扶贫五年,变化也正在发生。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处处花香的院落,甚至,在朱有勇的引导下,还有村民也做起了小生意:小小的村落里,农家乐就开起来了6家、早餐店也有了2家,这都是过去忙着种地的农民们所不敢想象的新事业。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面摘帽。“澜沧今年将有望提前实现这个目标,”朱有勇说。

在澜沧的扶贫有没有终点?

“扶贫是一个阶段,但脱贫了不脱钩。”朱有勇目光坚毅,“我要帮助这里的产业持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