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热点专题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 >> 正文

鹿城镇“三构建一实施”抓实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 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发表时间:2019-08-28 17:39 信息来源:市大比拼办公室  作者:鹿城镇 谢正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鹿城镇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特色,建立志愿者站-队-点服务体系,有机联结驻区单位、非公党组织,发动带领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

构建“四张清单”管理体制。辖区单位结合实际,列出资源清单,通过社区、居民、辖区单位三方无缝对接,打通体制壁垒,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提供支撑;社区在实地调研、广泛征求辖区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民生救助、劳动保障、社会调解、便民服务等“民声”列上需求清单;结合资源、需求两项清单,形成社区日常提供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清单;对照需求清单、项目清单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形成督查整改清单,细化整措改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将督查问效落实到位。

构建“点、线、面”网格化管理格局。以小区为“点”,准确核实小区住户信息,构建社区居委会、小区党员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四位一体”的小区管理模式。以街、巷为“线”形成“社区+网格员+结对共建单位”的街长制管理,对主干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美化、亮化、社会治安等进行全方位监督。以网格为“面”,充分发挥单位、网格党支部、网格员作用,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打好综合整治“组合拳”,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构建“站-队-点”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社区设站,单位设队,窗口行业单位和居民商铺设点的站-队-点模式,在学桥街社区主要街、路、巷和居民区设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点”和“便民利民服务点”共53个,制定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开展季度考核、年终评比强化志愿服务站、队、点管理,实现志愿服务多功能、全方位。

实施“百千万+五心服务”。在责任区内和居民小区开展“三问”工作,针对辖区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分析研判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实施“进百院、上千楼、入万户”工程,采集居民信息表,结合“四张清单”管理形成工作常态,真正做到“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解居民之所难”;认真开展好“七五”普法教育等工作,汇聚“八城同创”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合力,依托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便民利民、社区综合治理等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