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热点专题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 >> 正文

楚雄市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创建红利不断释放

发表时间:2019-09-09 09:00 信息来源:楚雄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叶惠华 何州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把省级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纳入“八城同创”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创建红利不断释放,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楚雄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中,不断建立健全机制,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楚雄市省级生态文明市建设规划》。同时,编制完成市域城镇体系、城乡特色风貌等13个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生态旅游业,成功创建紫溪山风景区、州博物馆和彝人古镇等景区(点)11个,培植以林果采摘、农家休闲、特色餐饮为主的旅游产品,建成了一批以樱桃、冬桃、红梨为主的观光农业产业示范带,紫溪彝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称号。
楚雄市还以开展“八城同创”为契机,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太阳历文化园二期、彝海公园、峨碌公园、福塔公园、龙江公园、桃源湖体育公园等一批重大景观工程,建成自行车道和健康步道142公里,更换和新安装城市路灯1871盏,新增城市绿地18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1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6平方米。完成杭瑞高速沿线村庄和南安古镇特色风貌提升,乡镇集镇新增绿地12.33万平方米,完成乡镇集镇“一水两污”项目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乡镇集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设施实现全覆盖,实现生活垃圾保洁和收费制度100%全覆盖,被列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成了一批美丽宜居省级重点村、省级彝族特色村寨。
楚雄市划定了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化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治,规范渣土车辆、夜市烧烤摊点、建筑工地等管理,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行4级河长制,实现河道管理责任全覆盖,打好碧水保卫战。2019年1至7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专项行动;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及处置等,打好净土保卫战。在此基础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绿化、集镇村绿化、森林长廊、生态屏障等造林绿化工程,森林面积达523.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12%,全市水岸林木绿化率为86.3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1.34%,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