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镇以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作为标兵追赶,学习借鉴沙溪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经验,五项措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助推紫溪彝村创建AAA级景区见成效。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景区品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旅游专用停车场4个,可容纳家庭轿车300余辆,确保旅游车辆有序停放,村内游览路线畅通;设置景区垃圾分类处置点3处,配备垃圾分类处置箱80只,购置自卸式垃圾车6辆,确保村内垃圾日产日清,流动清扫、跟踪清扫、不留污染;建设旅游公厕7所,安排专人保洁;安装乡村大喇叭、背景扩声广播系统等基础设施工程,为景区创建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保障。
挖掘民族文化,提升竞争实力。持续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合作组建松毛长街宴,将彝族饮食文化和喜庆风俗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发展彝族特色餐饮;组建歌舞队,创作彝族特色歌舞,将彝族饮食文化与歌舞文化相融合,打造彝风纯正名片,塑造紫溪彝村鲜明个性和特色,使紫溪彝村成为昆明—大理—丽江黄金路线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服务水平。借助“七彩紫溪”等宣传平台,做优做特景区餐饮和农家乐、乡村客栈。实施特色农家乐提升打造工程,着力打造彝族特色招牌,尽显彝村农家乐民族气息。重点培养有基础、有意向、有条件的农家乐和客栈经营户,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阔思想眼界,制定鼓励激励和扶持机制,不断引导经营户提升接待水平。
延展产业链条,丰富游客体验。在邻村冷水河引进生态草莓连片种植,推出以草莓采摘体验为主的“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品牌;在村内规范种植石榴、杨梅等经济林果,打造彝村片区旅游圈内的特色田园乡村。引进企业打造新消费点,做足差异化开发经营文章,实现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乡村体验等业态布局科学完整,满足新常态下游客吃、住、娱、购、体验等多元需求。
抓实服务保障,确保游购舒心。依托紫溪彝村村务管理合作社,对村庄进行统一管理,切实做到村务管理规范化,确保乡村整洁规范。与紫溪卫生院合作,成立景区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日常药品及急救设备,确保遇到紧急突发情况能有效开展救援。设立景区安保服务站,建立景区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景区安全巡逻,提高处理安全突发状况的能力。科学设置旅游购物点,销售刺绣、服饰、民族特色食品、纪念品等,不断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