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热点专题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 >> 正文

紫溪镇四项措施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19-11-18 09:10 信息来源:紫溪镇  作者:邹菊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土社会得以赓续绵延的文化内核,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紫溪镇紧抓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确保完成乡村振兴实干履职各项工作目标。

明确创建主体,激发群众热情。依托基层组织“三位一体”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村民理事会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村民在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村务监督、矛盾调解、先进评选,扶助贫困、村庄美化等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培树良好道德风尚、弘扬传统美德、净化生活环境的自治活动。让群众在参与村庄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拓展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空间。

重视场所使用,丰富文化生活。截至目前,紫溪镇共有村级文化活动室46个、农家书屋9个,电子阅览室9个,乡村大舞台3个,各个活动场所均选配好各类体育健身器材、篮球场等硬件设施,形成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良好局面。同时,做好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工作,管好、用好村级活动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去赌博、酗酒等不文明的活动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老百姓的娱乐活动渐渐变得时尚文明。

重视教育引导,促进素质提升。强化教育引导,把握乡风文明建设方向,让乡风文明不断反映时代要求和满足乡村振兴需要,引导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逐步与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首先是开展好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基层组织“三会一课”、户长会、群众大会、农业技术培训会等途径,把农民群众关心的各类政策问题解释清楚,不断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其次是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酒歌、彝剧(苗剧)、小故事等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乡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好风尚。再次是发挥好各类农业协会传播适用技能的作用,组织好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注重专业和就业技能培养,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最后是以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为中坚力量成立宣讲团,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光荣、违规违纪当罚的知法与执法的良好环境。

重视兴办节庆,丰富精神生活。做好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依托区位优势和彝族文化优势办好彝族原生态火把节、彝族年、马缨花节和苗族花山节等民族传统节庆;依托乡村旅游优势,将民族文化、现代流行元素与产业特点相融合,举办中秋节、国庆节、冬桃节、樱桃节等节日,在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助推镇域经济发展,真正把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文化惠民、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乡村文体活动更加聚人气、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