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对照云南省《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手册》,建立完善31项护理制度和24项护理岗位职责,并根据医疗护理领域的拓宽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补充完善。
二是实施医疗护理工作规范性管理。从医护人员语言行为、举止规范抓起,从贴近患者的首诊负责制、交接班、晨晚间护理、药品管理等环节入手,逐项进行规范,使医疗护理管理更加人性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规范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加强业务培训,将临床护理常用的院前急救、产后大出血、徒手心肺复苏、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等各项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人员在临床严格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不断提升医护人员医疗护理业务水平及就诊服务能力。
四是建立医疗护理风险预案。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建立10项医疗护理风险预案,对重要岗位的风险预案如急诊科、手术室、临产室、供应室等进行有效性评价,确保风险预案的实用性和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五是制定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根据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18项核心制度,结合本院临床科室工作性质特点,按照质控评价标准及原则,制定楚雄市妇幼保健院检查考核标准,以标准运用及检查考核促进业务工作。
六是规范考核考评。每月组织检查、考核,不定时抽查医护人员的知晓率,将临床护理操作前的告知,操作中的温馨配合指导,操作后的注意事项都融入整个培训考核过程中,渗透到每个细节,让患者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医疗护理服务的温馨、规范。将评价结果与当月考核、年终聘任、评先、晋升挂钩,倒逼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高效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