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特色展示 >> 正文

楚雄市云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发表时间:2022-09-26 15:48 信息来源:市创文办 作者:张兴福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微信图片_202208020949187_副本.jpg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村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环境更加宜居、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劲头更足了。”面对村里的新变化,云龙村委会主任杨克荣很是高兴。

云龙村素有“南安古镇、红色故里”的美誉,全村20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767户3000余人,现为楚雄市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云龙村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打造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扮靓乡村,引领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7081022562.jpg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宣传

“移风易俗人人晓,大操大办过时了,节俭是个传家宝……”在云龙村,“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花灯节目正在上演,通俗易懂的唱词,韵味十足的唱腔,赢得群众阵阵喝彩。

“威楚鹿鸣”云龙“红扇子”宣讲队发挥“花灯之乡”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搭台子、写剧本、抓队伍、传思想”的方式,自编自演花灯说唱节目《党史宣讲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舞起红扇游南安红色基因代代传》等花灯剧20余首,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花灯剧唱响时代新风,让小戏台成为传播文明大舞台,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子午镇宣传委员彭桂花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云龙村以党建为统领,通过民间花灯歌舞的形式将新思想、新风尚送到人民群众身边,让人民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代言人和践行者,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年初以来,‘红扇子’宣讲队已开展活动33场次,受益群众2300余人次”。

20210914102449421.jpg

 

      新时代文明实践 +为民服务

“你看看,我们村现在漂亮得很,路面干净整洁,墙面绘画美观大方,遇到生活困难还有志愿者相帮解决,真是让人心情舒畅”。云龙村民尹师傅对村容村貌治理很是满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云龙村突出南安古镇建筑特色,传承发展骠川花灯、云龙酱油等传统文化,在古镇建设中实现多一点“乡土气息”,少一点“城市味道”,留住村庄记忆。

在为民服务中,云龙村以“支部堡垒为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枢纽、党员为支点”,统筹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社会组织、卫生保洁等力量,组建“小挎包”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小挎包”常态化“巡在网上、干在网内、治在各家”,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积极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创建,大力培树“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典型,先后评选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户30余户,对“平安和谐户”“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优秀代表50余人进行推荐表扬,通过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实现为民服务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共同推进。

 

微信图片_20220922160838.jpg

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旅游

“通过在云龙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的实景式课堂学习,让孩子们聆听革命先辈光荣故事,感受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伟大建党精神,让孩子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树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血脉精神的崇高理想,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大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子午云龙少年宫实践课上,刘老师深情地向孩子们讲述着革命故事。

云龙村在保护和传承革命先烈精神中,结合小镇特色,盘活红色资源,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集参观、教育、传承、体验、驻训为一体的云龙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村委会+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红色+民俗+生态+美丽庭院”旅游发展模式,拓展延伸红色文化乡村产业链,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在传承和创新中走出新路子。

5-220S1155K45L.jpg


     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产业

“万寿菊耐得住干旱,所需化肥成本也不高,属于易种植、易管理经济作物。今年我家这片地可以收入4000元左右。”在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交流中,云龙村民刘家华说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云龙村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对荒坡荒地进行综合整理,通过“公司+党员示范户+种植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动群众规模化种植万寿菊2300余亩,并通过保底价收购方式回收万寿菊,保证花农收益。同时,发展特色果蔬1300余亩、花卉80余亩、魔芋1200余亩、油茶100余亩,发展产业示范带及手工作坊、农家小吃等农特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推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楚雄市云龙村着眼于农村价值、农民幸福,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整合资金,着力提升农村的医、食、住、行、购、教等方面的配套服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