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诚信建设 >> 正文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楚雄市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发表时间:2023-06-23 11:47 信息来源:楚雄市文明办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种粮农民受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楚雄市把激活力、留住乡韵乡愁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打出抓规划、补短板、强基础、重服务、聚动能“组合拳”,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有效提升乡村魅力和发展活力。

 坚持规划统领。深入开展“百名设计师进村(社区)”活动,确保各乡镇、村(社区)均有1名乡村规划师、1名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保、跟踪指导。聚焦村落和特色风貌保护,动员1663名了解村情、熟悉政策的党员干部回乡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提升乡村亮点、彰显乡村风韵。动员群众参与乡村规划,让乡村成为群众乡愁的“栖息地”、发展的“聚宝盆”。目前,全市编制完成村庄规划110个,占编制总量的80.88%,剩余26个计划今年底全部实施完成。

规划建设的村庄

补齐弱项短板。建成产业基地138.9万亩,培育州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3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社区)占83.77%。吕合镇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大过口乡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推进实施“八个一百”人才建设工作和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先后培训农村技能人才51200余人,储备农村后备干部312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130名,彝乡英才、威楚英才全覆盖帮扶全市154个村(社区)。

乡村振兴干部暨驻村工作队员业务培训

建强发展基础。建成村庄垃圾收集设施4042个,打造美丽村庄32个,自然村全部达到人居环境I档标准。2022年,楚雄市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持续推进农村道路、信息通信等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019.7公里,154个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91%,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总投资2.54亿元的2021-2023年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建成饮水工程1596件,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

交通路网

提升服务效能。投资5.57亿元的83个教育提升项目建设完工39个,乡镇卫生院100%达到国家基本、省甲标准,标准化卫生室达142个。15个乡镇敬老院、4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投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达98%和80%以上,超过80项事项可在乡镇办结。154个村(社区)全部建有网培学校,投资4500万元建成楚雄教育云平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楚雄市大过口乡便民服务中心

厚植发展动能。紫溪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子午镇云龙村、鹿城镇大东社区被评为省级精品村,鹿城镇吉乐村委会石头田等19个村民小组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做深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紫金村、冷水百草花村等一批生态旅游村和东华小伍排、东瓜陈家冲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目标,推进主题社区、主题村寨打造,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