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道德建设 >> 正文

第七届楚雄州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风采——楚雄市树苴乡迤能村委会村民王兴华先进事迹

发表时间:2021-09-30 14:39 信息来源:市文明办 作者:市文明办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王兴华,1954年出生,今年六十六岁,迤能村委会挖补地村民。儿时患小儿麻痹,双腿截肢,身带残疾,长期以轮椅代步。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孝敬双亲,组建起了和谐美满的家庭,夫妻二人孝老爱亲的事迹也在当地人口中广为传颂。

王兴华四岁时,父亲病逝,随母亲改嫁。为了求生,母亲把他十五元钱卖给人家做抱养儿,他在那里生活了3年,而在这个时候,他患上了“小儿麻痹”,被人抛弃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母亲、责怪过母亲、抛弃过母亲,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在村邻中做了示范,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作出了用心贡献。

王兴华从一九八八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从老家搬到树苴五街集镇,从一开始的时候他是自学家电、钟表维修技术,印章刊刻,他不断的努力,探讨求学,攻破了一层又一层的难关,求教好心人的帮助,坚定他的刻苦努力,他已掌握从业技术。这么多年来他忘不了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们的关心,也忘不了很多很多树苴人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帮助。从事视频摄影制作、各种照片处理、打印、复印、广告布标制作,用他的努力和真诚,他每天迎接了很多需要他做事的客户,同时他也送走了很多满意的顾客。他的理想是:只要你们需要他,他会快乐的为你做好每件事。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自己最艰难、最痛苦期间,他的母亲又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职责,王兴华每三天要带着生活用品回家看望母亲,妻子在家做饭、喂养老人,还要照顾丈夫生活起居、带领孩子。每天还要帮助婆婆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们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母亲的病,他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王兴华一想到他们是自己的至亲,他们与自己血脉骨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作为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王兴华说:“他们给予我生命,现在他们病了,但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他们的回报。父母的坚强,妻子的宽容与理解,子女的进步,家里家外、村里老小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远比他们受病痛、受折磨要好很多,负起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为人子女起码的道德与良知!”

现在王兴华的孩子,在他们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王兴华孝顺老人,妻子敬重婆婆、照顾丈夫的举动,全力以赴教育引导子女成才成人,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王兴华的事迹在全乡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