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老师,用坚持和善良践行着传统美德,她用敬业和奉献践行着职业道德,在潜心教学育桃李的同时,言传身教做孝老爱亲的践行者、引领者,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她就是楚雄北城小学优秀语文教师——谢丽芳。
无怨无悔孝公婆,真情筑起暖家港湾
谢丽芳的丈夫是一名基层民警。夫妻俩曾异地分居17年,直到2019年11月才解决了异地问题。在异地分居的十多年里,她的丈夫因为工作特殊,双休日、节假日都难以保证,更无暇顾及家庭。作为伴侣,谢丽芳选择了理解和坚守,一个人默默承担起照顾老人、赡养孩子的义务。她的公公患糖尿病二十多年,经常低血糖导致昏迷,住院是常有的事。每次老人住院,她的丈夫都像一个“过客”,看一眼就匆匆离开,更谈不上陪护。2015年的冬天,她的公公在老家再次昏迷十多个小时,当地卫生院无力抢救。几经辗转,住进了州人民医院的ICU,丈夫接到电话匆匆赶回。几个小时以后,公公终于醒过来,但是长时间休克,身体非常虚弱,还未完全脱离危险。但就在公公转醒没多久,她的丈夫就接到紧急工作电话需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没办法,她的丈夫只得匆匆交代几句,带着满腔的无奈和愧疚离开。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她每天早晨6:00准时起床,在家里做好早点后,带上女儿,乘坐第一趟公交车把早点送到病房,然后又赶回学校上班。她的公公看着她每天医院、家里、学校几头跑,心疼地跟她说:“孩子,明天开始你就别给我送饭了,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可别把你的身体累垮了呀。医院有食堂、有护士,我能照顾好自己。”但是,谢丽芳总是嘴上应了,第二天又准时出现在医院,没有一天落下,公公拿她也没办法。2019年7月,她的公公又旧病复发住院了。同年8月,她的婆婆眼睛需要手术,也住进了眼科,但,谢丽芳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两位老人。多年来,她总是一个人办理出入院手续,一个人等在手术室外,一次又一次在各种单子上签字……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谢丽芳却几十年如一日,用心、用力、用情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与快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用坚持和善良,践行着一个女儿的孝心。
义不容辞帮亲人,大爱成就阖家幸福
2020年5月,谢丽芳的小姑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妹夫必须24小时陪护,可是老家还有一个9岁的孩子没人管。谢丽芳心想,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也算是一种帮助吧。于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侄女,她多方协调把侄女转到了她所工作的学校,悉心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为了让小姑子有强大的信念支撑下去,谢丽芳每天下班后都会带上侄女到医院探望她的妈妈,希望通过亲情的力量激发小姑子求生的勇气和毅力。2022年8月,小姑子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2023年3月,患病多年的公公也因多脏器衰竭离世。连续失去两位至亲,婆婆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为了让婆婆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谢丽芳积极扮演着婆婆的女儿、伙伴的角色,每天贴心照顾婆婆饮食起居,一有时间就陪婆婆散心解闷、购物游玩。平日里,她的婆婆总是逢人就夸:“我这个儿媳妇呀,就和亲闺女一样孝顺,我身体不好,全靠她照顾。”街坊邻居对谢丽芳也是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她是个好媳妇。
言传身教树家风,孝老爱亲代代延续
作为妻子,谢丽芳与丈夫互敬互爱,彼此理解、包容。这么多年,她总是站在丈夫的角度,理解、支持他的工作,主动替他完成不能履行的义务,为他解决后顾之忧。作为儿媳,她与公婆相处融洽,将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般敬重与孝顺,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地照顾着公婆,主动帮扶小姑子一家,用真情与关爱维系了家庭关系的温馨和睦。作为母亲,谢丽芳的言传身教对女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谢丽芳的孝心与爱心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也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女儿也十分孝顺,从小就懂得尊敬、孝顺老人。每次放学一回到家,就跑去奶奶身边和奶奶分享美食、趣闻乐事,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奶奶捶背捏肩。为师之道,德字为先,立德才能树人。谢丽芳老师用她柔弱的双肩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也在感染着更多的人共同书写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