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物共生,共绘和美永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25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楚雄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干部职工在桃源湖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旨在唤醒民众凝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共建繁荣永续的地球家园。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防治及森林防火等宣传材料,向市民普及湿地生态修复成果、本土濒危物种保育技术、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等专业知识。围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开展生态知识宣讲活动。生动诠释西冠长臂猿、绿孔雀等珍稀动物在楚雄生生不息,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和谐韵律;倡导全民从守护身边绿植、参与鸟类保护等日常实践做起,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生态智慧滋养城市文明,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1992年,“地球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面对当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其中,《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人类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并公平分享由生物资源所产生的利益。1993年12月29日,公约正式生效;2000年:联合国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的5月22日,以纪念该公约的正式通过日。目前,该公约已拥有196个缔约方,几乎涵盖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显示出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
近年来,楚雄市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行动,加大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有害生物防治,严格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持续开展常态化宣传、科普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动性,为维护滇中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持续深化公众认知,助力本土珍稀物种在原生境中稳定繁衍,让楚雄大地永葆生物多样性的蓬勃生机,切实筑牢滇中生态安全屏障,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进一步唤起公众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对保护楚雄区域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