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镇挖铜村是楚雄市18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之一,有16个村民小组,388户1368人,少数民族人口1280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93.57%。设村党总支1个,下设5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有党员75名。挖铜村在挂包单位的倾情帮扶下,在州、市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力决战脱贫攻坚,2019年全面脱贫出列。通过7年的脱贫攻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挖铜村致富产业初见成效,群众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李海云,男,彝族,现年38岁,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通过投票选举,他挑起了子午镇挖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这副重担,一个光荣而艰巨的担子压在他肩上。

在村委会工作19年来,李海云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以实际行动带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为挖铜经济发展努力工作。他始终把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抓落实。他常态化走访、帮扶各族群众,把党的声音、温暖送到群众身边,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基础。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面对基层党组织的新形势新任务,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的迫切需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

抓班子队伍建设,凝聚力量促发展。他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采取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充分体现村民自治和村民参与,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一支为民办实事、威信度高、群众爱戴的村级队伍。

以服务为宗旨,抓重点工作落实。他团结带领村“三委”班子抓好学习培训、“疫情常态防控”、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烤烟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的落实,以服务为宗旨、待群众为亲人的理念,从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阵地,强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着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管党治党与各项业务工作同落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各项工作的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警示教育,严明纪律规矩;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党员素质,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高效率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交好“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时代答卷。
强化责任意识,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稳定烤烟生产种植1450亩;实现149户烟农收入达647.2万元以上,在2022年基础上增加收入79万元左右。2023年挖铜村16个村民小组、245户发展种植万寿菊450亩,预计增加收入135万元。养殖发展:2023年全村持续发展壮大肉牛养殖规模,力争2023年肉牛养殖存栏突破1000头,实现产值1200万元以上,成功打造一村一品“肉牛养殖”特色产业。生态建设:连接16个村民小组村庄道路得到硬化,村集镇及村庄有照明路灯。禽畜圈养、无杂草乱垛、粪土乱堆,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镇村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文化建设: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标。生活水平:乡村产业、村集体经济逐年发展壮大,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决。乡村治理:严格按照“路长制”网格化工作责任制,对各村民小组人居环境提升责任区域做到“定路段、定牵头人、定责任人”,有效实现乡村治理。

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带头讲民族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讲团结,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他家带头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做好榜样示范,种植烤烟79亩,肉牛养殖90余头,万寿菊种植10亩。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到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时刻提醒自己要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他是一名很普通的村干部,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从他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的民族团结形象。挖铜村在他的带领下,团结力量,协同一心,建立起一个有威信、有作为、办实事的村级班子,挖铜村2020年8月被命名为云南森林乡村,2021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挖铜村委会挖铜村和力苴邑村被第一批命名为楚雄州民族团结示范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