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文明播报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楚雄市西舍路镇:用“情”用心,浇灌民族团结果实

发表时间:2022-12-12 14:44 信息来源:楚雄市西舍路镇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党的二十大提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西舍路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聚焦思想引领、党员带头、尊重互助,巩固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创造性推动本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践发展。

“肩并肩爱国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西舍路镇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把开展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宣传作为政治任务,积极开设相关专栏,着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民族爱国情,共建团结村”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月等重大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乡村、进校园、进家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表彰活动,调动全镇各村广泛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积极性,增强创建活动的群众性,提高表彰活动的影响力,选出一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村,成功创建清水河村大平掌、中排、保甸大龙潭、闸上租咪扎、龙岗大洼子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手拉手兄弟情”,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少数民族聚居村,特别是贫困户活动,在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及财政转移支付时,优先予以安排。依托云南省和楚雄州项目、资金和人才优势,结合本镇实际,加快实施少数民族村民小组民生改善、经济发展项目和产业合作项目,有序推进闸上租咪扎小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继续做好包村支农工作,帮助少数民族村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生,发展生产,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根连根骨肉情”,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妥善解决乡镇“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问题,抓好乡镇特困群众的扶贫救助工作。继续实施乡村解困工程,帮助困难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困难群体解决好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问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少数民族“零就业家庭”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切实落实好提高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补贴、乡镇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等惠民政策。高水平、高效益地实施好“安居富民”工程,做好抗震安居、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乡镇棚户区改造工作,彻底解决生活极度困难危房户的住房问题,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实惠。

“心连心鱼水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凝神聚力,争先进位、信心高涨,示范村创建工作深入稳步有序推进。经常性开展对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尊重少数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建立少数民族群众特殊困难帮扶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处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需用品供应。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创业、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救助、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帮助。

西舍路镇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引导,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行业管理,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