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大过口乡多措并举 抓好就业创业工作

发表时间:2024-02-19 08:45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第3期   作者:大过口乡 李德昌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一是搭平台拓渠道,全力稳岗就业。坚持把抓就业作为服务民生之本,构建“1+9+N”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依托乡政务服务中心、9个村便民服务中心、206个村民小组网格员开展就业意愿和培训意向摸排,组织劳务输出,扩大“点对点”“订单式”劳务输出规模。2023年共开展厨师培训、就业引导性培训4期470余人次,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74人次(其中:脱贫人口、监测对象376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64人,实现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雨露计划”毕业生稳定就业16人,稳定就业率达100%。

二是兴产业强支撑,带动就近就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就业的新路径,依托1个魔芋专业协会、6个魔芋专业合作社,7户魔芋加工企业,有效带动2986户农户就近就便就业。同时,实施提质改造项目,先后提升改造茶园2个、建成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3个、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个、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2个,吸纳附近村组富余劳动力200余人务工增收。

三是优服务育主体,促进大众创业。稳步推进“四个一”改革,抓好4条审批引网建设,深入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工作,依托小程序积极推动“指尖办”,实现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2023年,全乡市场主体净增长276户,生态黑猪、“彝福山泉”桶装水项目稳定带动季节性务工100余人次;建成农村电子商务乡级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点5个;带动170余人直播带货,依托3个乡级彝绣车间、9个村级绣坊,带动1200余名绣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绣娘人均增收达3500元。2023年,大过口乡被认定为楚雄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乡镇,乡商会被评为全省“四好”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