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镇紧紧围绕“三下降一扭转”普法工作目标,聚焦“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的工作思路,以平安建设为牵引,深化专项普法与基层治理“N”项行动有效融合,努力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全镇各项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织密一张网络,组织壁垒有厚度
用主要领导包片,挂点领导包村,镇村组三级干部包户联户的方式将全镇3551户农户划分为3个一级单元,8个二级单元,8个三级单元,378个四级单元,将“微单元”多网合一体系贯穿于普法强基全过程,把各类法律法规宣讲、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等纳入微单元包保责任“十项职责和十项履职清单”,层层压实网格治理“责任田”,及时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做到村情民意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收集、一月一研判、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评比,切实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厚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坚持双线并行,宣传发动有广度
活用"线上"新媒体,打造“云端”矩阵。以七彩云端公众号、政务工作群、户长群、外出务工群等为载体,紧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未成年人保护、酒驾醉驾、反邪教、反电信诈骗等重点工作,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370余次,将理论政策、创新举措、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上传到线上平台,让普法教育在“指尖”随时随地学,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法律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用足"线下"新举措,强化阵地建设。把法治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站点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打造镇级综合法治广场1个,借助黑板报、普法漫画等作品展打造校园法治一角;加强各村法治书屋阵地文化建设,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群众的“法治会客厅”;编制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的普法口袋书500余册,以普法宣传栏、户长会、应急广播、小喇叭等为主阵地,每逢1号、11号、21号赶集日组织普法志愿者摆起“普法地摊”,送上“法律套餐”,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电信诈骗、反邪教等宣传手册6000余份,得到了来往群众的积极响应,让讲法说法接地气。
——强化三个到位,主动推进有力度
谋篇布局到位,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充分发挥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四个一”为抓手,统筹推进普法工作。即紧盯“三下降一扭转”这“一个目标”,成立镇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一个领导小组”,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编制“一套实施方案”,打造“一支普法队伍”,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做到上下齐抓、责任传递、专人负责。
跟踪问效到位,对标对表增强“渗透力”。将“三张清单”贯穿于跟踪问效全过程,常态化更新普法“问题清单”,对全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青壮年等14类重点对象底数清、情况明;以“问题清单”特点为分类依据,统筹司法、综治、民政、妇联等力量,实现划片包保;聚焦治理难点、堵点,制定重点人群镇村组三级“包保清单”,实行一人一策,确保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有效稳控到位。
典型引领到位,示范带动增强“内动力”。突出重点对象,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关键岗位”尊法普法、“重点人群”知法守法,切实增强普法内生动力。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9次、星辰讲堂42场次、专题党课20次,常态化开展专题学法、会前学法、以案说法,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组织镇村干部职工定期学”;通过组建101人普法工作队和精准业务培训,推行“普法队伍在前学”,不断增强普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能力。
——融合N项行动,综合治理有深度
严守“法”的底线,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对法律的敬畏之心;通过以案释法,沉下身子,耐心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法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实现矛盾纠纷在普法中化解,法治宣传在调解中深化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21件,化解成功119件。
用好“治”的举措,抓稳命案防控。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可降”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村级警务工作机制,构建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服务、大调解”工作格局,强化法治宣传工作机制,加强对14类重点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正气,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确保命案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实现年内零命案目标。
坚持“打”的力度,抓牢安保维稳。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聚众赌博”“制假贩假”“酒驾醉驾”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整体形势持续显著向好。扎实推进“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共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起,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夯实“防”的基础,抓牢安保维稳。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牢牢树立底线意识,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全、想深、想细、想透,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关键时候有用管用;加强信息预警,有效防范化解各种极端案(事)件风险隐患,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
2023年以来通过开展6轮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现矛盾纠纷数量、信访总量、刑事案件同比下降,基层治理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