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大过口乡“依”技之长 “彝”路生花

发表时间:2023-02-14 10:21 信息来源:大过口乡  作者:者存招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大过口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彝族刺绣站(点),以“公司+基地+文明实践+绣娘+订单”模式,大力发展手工刺绣新产业,让绣娘们居家绣着花、带着娃、顾着老、养着家,用巧手绣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党建引领 绣出美好新生活

大过口乡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基础、补短板、调产业、促增收,将发展彝绣产业列为乡村振兴头号工程,弘扬和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带动大过口乡巾帼巧手绣出致富路。目前,大过口乡已重点培育彝绣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家,建立彝绣工坊1个。到2025年,大过口乡将实现乡乡有绣坊、村村有车间、户户有绣娘。

——直播带货 绣品打开新销路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过口乡坚持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发展思路,将文化产品市场化,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创新文化产品宣传渠道、打造展示平台,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电商发展模式中。积极扶持以楚雄市彝花刺绣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搭建实体+电商+线下相结合的宣传销售平台。2022年,楚雄市彝花刺绣有限公司年收入达100余万元,通过直播带货获得收入20余万元。同时,大过口乡邀请电商专业培训机构到集镇开展电商培训1期200余人次,培育出优秀电商人才10余人,其中专业开展彝绣直播带货5人。通过不断拓宽绣品销路,全乡范围内专兼职绣娘迅速发展至200余人,每年人均收入3至6万元不等,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作用,带动当地妇女增收,发展和传承好彝族手工技艺,使彝族精美绝伦的手工刺绣成品和服饰制品走向大众、走向市场。

——人才培养 彝绣技艺传承好

大过口乡把优秀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和“致富能手”纳入人才库管理,组织绣娘参加“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申报评选,培育名师工匠。目前,全乡有4名市级彝绣传承人,涌现出何开美等3名彝绣致富带头人。大过口乡将有彝绣基础的绣娘纳入培训主体范围,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多部门联动发力开展彝绣技艺培训,让学员切实掌握彝绣实用技能。近年来,大过口乡已累计开展绣娘培训3期,培训妇女1000余人次,实现就业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