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东华镇依托科技引领猕猴桃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2-12-13 10:22 信息来源:东华镇  作者:黄莹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东华镇以科普示范创建为着力点,以猕猴桃种植协会为依托,按照“示范引领,多点推进”及“一产业一特色、一基地一品牌、一协会一亮点”工作思路,培育科普示范基地,发挥科普阵地示范带头作用,全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科技领航赋能产业发展。2014年,东华镇通过招商引资,促使楚雄绿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猕猴桃种植落户辖区。经过8年创业发展,该公司探索出一套完备的优质猕猴桃种植技术体系,实现楚雄猕猴桃种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目标,培育出独具一格的“绿色食品”品牌。2017年,该公司开始牵头筹备成立猕猴桃种植协会,经过5年不懈努力,协会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楚雄绿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楚雄州一极二园建设及楚雄市农业示范样板区等政策优势,主动适应产业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推进猕猴桃种植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楚雄市猕猴桃种植协会为建设主体,依托云南省方金豹专家工作站、齐秀娟专家基层工作站、徐成东科技专家服务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上海沪宏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栾城集团、楚雄百草岭药业等进行猕猴桃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引进及猕猴桃果干、果酒、果汁、VC含片加工,打造滇中现代猕猴桃种植创新示范区,建立楚雄猕猴桃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出种植、科研、服务、销售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楚雄乃至云南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目前,协会与云南大学、楚雄师范学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获批“教育部蓝火博士生工作团楚雄分团博士生工作团”“云南大学猕猴桃种质资源与双创科研基地”“楚雄师范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楚雄市科普示范基地”,基地栽种品种17个,获得“彝运”“绿汇通”2个商标;获得徐香、金桃、红阳3项绿色食品认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件,获批14件实用性新型专利;正在报批的云南省优良品种认证已通过专家评审;高抗性猕猴桃砧木培育方法获得云南省科学科技创新三等奖。

二是示范创建引领群众致富。在市科协大力支持下,东华镇按照“示范引领,多点推进”及“一产业一特色、一基地一品牌、一协会一亮点”工作思路,培育科普示范基地23个,突出科普培训学校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科普阵地示范作用,利用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组建2支64人市、镇科普志愿服务队,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培训,不断发挥基层科普带动力量。猕猴桃协会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公司+专家站+协会+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及“入股 分红+劳动力投入+猕猴桃种苗扶持+科技培训”等方式,与群众建立稳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协会和合作社示范带动猕猴桃产业种植,打造绿色健康生态产业品牌。李红运作为猕猴桃示范基地创始人、楚雄市猕猴桃协会会长于2019年被评为楚雄市“科技领军人才”,2020年被楚雄州评为“彝州名匠”荣誉称号,2021年获楚雄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在李红运的带领下,绿巨人生物先后荣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农民田间共享学校“楚雄市脱贫攻坚工作带贫企业”等荣誉称号。协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猕猴桃新品种区域试验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已经引进5个猕猴桃优系在当地进行区域试验栽培,技术辐射超过2000余亩。

三是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东华镇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和“项目推动、产业带动、市场拉动”原则,以培育扶持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如今,猕猴桃协会已建成600亩高标准绿色生态猕猴桃种植基地,猕猴桃种植技术成熟,果实品质优越,今年已实现一半以上挂果,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就业。以猕猴桃协会为龙头的猕猴桃产业成为东华镇又一新兴产业,在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作用日益凸显。目前,猕猴桃主要经上海自贸区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同时,猕猴桃可加工成猕猴桃含片、固体饮料和NFC果汁,以市场最低价计算每亩产值3万元左右,以盛果期30年计算,每亩累计产值可达120万元。基地600亩猕猴桃将来产值可达7.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种植5000亩,总产值可达60亿元。猕猴桃协会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带动了又一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一枚小小猕猴桃蜕变的同时也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当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