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西舍路镇聚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经济 助农增收致富促发展

发表时间:2022-09-20 09:03 信息来源:  作者:西舍路镇 李佩芳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西舍路镇充分发挥地缘、区位等优势,依托美丽自然资源,积极挖掘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潜力,着力在“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包装、‘节庆经济’打造、线上线下文旅体验”等方面精准发力,大力发展乡村文体旅游,促农增收致富效应日益显现。

一是精选线路,撬动“美丽经济”。依托西舍路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了闸上青石峡、新华水箐口、德波苴董家坝、朵苴枇杷箐、白水河瀑布、大观山云海日出、保甸十里枫叶林、汪家厂马缨花海、清水河石头房、“一线天”峡谷等旅游精品线路及景点,不断留住和吸引本地及周边游客。同时,加大旅游精品线路及景点宣传推进,开展西舍路生态风光掠影展和短视频大赛,充分借助网络及广大网友的力量,推广西舍路优美的生态自然风光、淳朴和舒适的生活风貌及农副产品品牌,注重在“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成果”上发力,促农增收。据统计,此次短视频大赛共有参赛作品169个,累计票数15.42万票,累计访问17.3万次;官方抖音账号作品展示播放量达36万人次,作品点赞达3万余次,转发8000余条,作品评论5000余条。通过线上短视频传播平台,把“美”传遍五湖四海,让西舍路成为“美”的代名词。

二是优办活动,带动“体验经济”。立足实际,彰显特色,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通过深化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生态文化旅游节期间,共组织开展了短视频大赛、生态风光掠影展、短视频直播平台进乡村宣讲文旅项目培训、农特产品生态美食线上线下展销会、文艺展演、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论坛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篝火晚会、自助游等8项活动,为嘉宾和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欢乐体验。举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论坛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以“生态、绿色、人文、体验”为主题,以“以节为媒、以节会友”为宗旨,向7家州、市级部门,5家邻县乡镇,8家楚雄市山区乡镇,17家企业及西舍路在外工作人员、摄影、旅游爱好者等人员发出邀约,共计206位嘉宾齐聚一堂,就发展避暑度假、休闲观光、生态文化体验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与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舍路鹿鸣鹤舞茶业有限公司、邦民肉牛养殖合作社3家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合同,为促进农文旅融合、提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提供思路、指明方向。目前,聊乡情、听乡音、度佳节、促发展,有“奔头”、有“颜值”、有“乡愁”、有“和美”、有“游客”、有“活力”的大美西舍路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初显成效。

三是广促消费,激活“节庆经济”。生态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始前,积极组织电商创业青年、返乡创业者、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合作社人员、传统企业、涉农企业及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等86人开展了为期3天的短视频直播培训,最后1天分成8组进行直播实操,其中3组分别到董家坝、水箐口、青石峡进行旅游景点直播,其余5组在展销会现场对农特产品进行直播销售。本次活动采取“农特产品+互联网+自媒体直播”方式,对农特产品生态美食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着力将农业、旅游、经贸、文化、休闲融入生态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中,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及乡村文化旅游经济打造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据统计,西舍路镇为期3天的生态文化旅游节共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8万余元。展销会人均直播时长40分钟,线下累计销售额达29.5万元,线上达11.01万元。西舍路镇通过生态文化旅游节举办,“聚”了人气,“火”了商气,让“节庆经济”添了活力,让美丽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四是“特”字着力,打造“品牌经济”。注重在“特”字上做文章,以特色农产品、达诺王彩故居等元素为引爆点,制作“秘境哀牢山·魅力西舍路”宣传手册及“秘境哀牢·天成佳境”摄影册,在提升打造生态特色文化节庆品牌上着力,纵深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提升有机农特产品品牌价值。闸上万亩有机核桃产业园已被摩尔农庄确定为1万亩有机核桃生产基地,今年将增至4万亩,其中有机古树核桃通过微信小程序已实现线上认购110棵、认购金达16.98万元。引入企业资金1900万元,建成占地1817亩的楚雄州首个千亩有机芒果种植示范基地,并成功获得国家权威机构“南京国环”有机转换认证,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纯有机芒果种植园,园内成功探索出有机豌豆套种技术,累计套种300亩,创收70余万元,为西舍路镇开发特色有机产业园观光体验打下坚实基础,助推西舍路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