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鹿城镇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既治理“面子”又治理“里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质出效,乡村颜值不断提升,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抓整体推进,农村旱厕全清零。聚焦“有标准卫生厕所、无露天旱厕粪坑”这一目标,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实行“政府补助、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全面推进现存976座旱厕全清零,在年底前实现辖区内3533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达标。
抓源头治理,生活污水全收集。聚焦“有污水治理措施、无污水肆意横流”这一目标,采取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一批、建设简易氧化设施处理一批、单家独户分散处理一批,在河前等39个小组建成污水处理站(点)。在人员密集的村庄按照“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投一点”的方式,实现污水收集管道进村入户全覆盖,消除污水直排、臭水横流等现象。同时,积极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变害为宝、还肥于田,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污染问题。
抓日常保洁,生活垃圾全处理。聚焦“有垃圾收处设施、无垃圾乱扔乱倒”这一目标,全镇276个小组全覆盖建立垃圾定点回收、定时清运、定人保洁和定量收费“四定”制度,通过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专兼职结合聘用卫生保洁员负责日常维护和清理,引导群众实行“门前三包”,逐步形成高效、规范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
抓综合整治,村庄乱象全消除。聚焦“有绿化美化亮化、无残垣断壁破烂”这一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治理相结合,集中对“五堆十乱”、残垣断壁、“空中网”、“路中杆”进行拆违、拆废、拆旧。按照硬化平整、出行安全的原则,由政府负责供给水泥、小组负责砂石辅料、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全面实施小组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工程,年底实现所有小组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全覆盖。
抓长效机制,村容风貌全提升。为改变人居环境整治热一阵、冷一阵的“运动式”顽疾,全面推行“门前六包”,常态做到“五见五不见”。坚持奖勤罚懒,建立“日推进、周调度、月评比、红黑榜”制度,把评比结果换成爱心积分,通过“爱心超市”兑换成生活用品,在公示栏、微信群曝光不文明行为,激发群众爱美、护美的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在“奖励+压力”的双重驱动下,激励形成“村村争第一、户户抢红旗、人人讲文明”的浓厚氛围。
下步,鹿城镇将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实践场,用好“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一线工作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全域提升,实现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以美丽鹿城的一域之彩,为文明楚雄的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