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鹿城镇全面统筹谋划部署,牢牢压实工作责任,遵循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点促线、以线促面、以面促体,形成以“点线面体”结合为主要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改善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满意度。

以户为“点”,深入群众。以深入群众工作为切入点,压实组长和党员包户网格化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宣传员”“引导员”“督导员”作用,以户为“点”,召开小组会议暨户长会议200余场次,通过上门挨家挨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向群众讲清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目的和意义,把干净整洁的高质量生活理念灌输到每个人心中,解决好思想上的“干净”这个先决条件,让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的思想共识。同时,动员每家每户自行对房前屋后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整理柴草杂物、打扫室内卫生、清扫牲畜圈舍、处理积存垃圾,推动环境卫生从“点”上提升。

以组为“线”,打造亮点。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践行典型引路法,率先打造9个市级标杆示范村和21个镇级示范村,形成人居环境“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新格局,引领带动周边小组,将人居环境打造连成一条靓丽风景线。在城中村,以背街小巷为切入点,全力打造龙江下园、米市街西小山、学桥街学府巷等精品街巷;在城郊结合部,以人员密集、环境脏乱为重点,集中打造了富民下村、青龙黑泥坝等一批美丽村庄;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评活动,把痛点、堵点变成亮点、示范点,着力解决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怎么干”的问题。

以村为“面”,观摩评比。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导、一月一评比”,每月都进行一次综合“打擂”,组织全镇各站(所)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主任等人员组成观摩团对已打造好的人居环境特色点位进行现场观摩,对整治工作的开展和取得的效果进行点评,并针对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入交流,以村(社区)为面,让22个村(社区)的276个小组之间照一照、比一比、评一评,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以镇为“体”,统筹推进。以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一体向前推进,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城市、城郊、农村不同领域,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组建5个工作专班推进落实,成立22个工作组包村跟进指导,各村(社区)责任到人具体实施,构建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村村见行动”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镇范围内龙江下园和府后园、富民下村等6个小组人居环境示范点已打造完成,其余小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也在火热推进中。另外,在全镇276个小组已全覆盖建立垃圾定点回收、定时清运、定人保洁和定量收费“四定”制度,通过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专兼职结合聘用卫生保洁员负责日常维护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