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苍岭镇奋力打造楚雄工业新城创业小镇

发表时间:2021-07-01 15:57 信息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楚雄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苍岭镇地处楚雄市东大门,距市府鹿城18公里,辖区内G56杭瑞高速、320国道、广大铁路等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依托区位优势精准定位,以党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开展,全镇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抢抓机遇 建设“三区”奠定发展基础

2012年,楚雄工业园区苍岭云甸工业片区启动建设,作为传统农业乡镇的苍岭镇被纳入楚雄市工业开发的主阵地,开启了工业发展之路。目前,苍岭镇有三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3.73平方千米,分别是云甸工业园区、黄草工业园区和智明工业园区。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建专班、建制度、办实事、强保障”等系列措施,完成园区征地9000亩,保障了云甸立交桥、楚南一级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实现了入园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

目前,云甸工业园区完成总投资约13亿元,实施设施项目30个,建成园区道路16.75千米、保障房304套、标准厂房11604平方米、实施场地平整1387.4亩;黄草工业园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进的亚太医疗垃圾处理厂负责全州医疗垃圾处理,同期建成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利用先进工艺将垃圾焚烧发电,目前成立的楚雄东方新能源公司一期投资3.5亿元,年处理生活垃圾25.5万吨,年发电量9600万度,供电量7800万度,可消纳处置楚雄州各县市的所有生活垃圾,真正做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智明工业园区也从规划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多年的苦干实干,3个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承载项目条件不断优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全镇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东南绕城高速等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苍岭镇将走上以工业发展为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楚雄市东部的工业新区、门户重镇。

党建引领 布局“四带”促转型升级

十年前的苍岭镇,在全州最为出名的是“饱满街大米”。如今的苍岭镇,经济增长、群众致富的主要途径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粮烟生产为主向粮烟生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务工就业等多渠道增收转变,最壮观的景象是方便快捷的交通路网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乡村。在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带动下,逐渐发展形成楚南路沿线苍岭——黄草——李家花卉产业带、龙川江沿线果蔬产业带、山区半山区高原特色养殖带、智明——竹园优质粮烟产业带4个主导农业产业带。如今全镇流转土地11000余亩,建成农业温室大棚6000多亩,坝区连片种植3000多亩,开发利用山地2000多亩,培育发展慕妍花卉、贵鹰花卉、兴滇牧业、华超养殖等20余家花卉、果蔬、养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200余家中小规模种植、养殖经营主体;发展种植葡萄、黄金油桃、半边红李子、云南红梨等特色经济林果2100亩,玫瑰、洋桔梗、康乃馨等花卉3200亩,蔬菜4000亩、香笋760亩,工业辣椒等其它作物1000多亩。同时苍岭镇持续紧抓稳粮固烟工作不放松,立足优势不断优化优质粮烟生产区域布局,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优质稻育繁种基地等项目,依托“饱满街大米”优势打造“阿乖佬”香软米品牌;打造2个千亩连片优质烤烟种植区,全镇粮烟生产不断提质增效。目前,苍岭镇粮烟生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凸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忘初心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生产总值21.17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招商引资4.6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7万元;向上争取资金475万元;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71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223.7元、年均增长7.6%;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469户1713人如期脱贫。获得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乡镇等殊荣。

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苍岭镇围绕“三区四带”产业发展布局,对“十四五”期间发展进行科学谋划、精准定位,明确“农业特色凸显、工业加快突破、商贸物流快速崛起”产业发展思路,树立打造全市“新兴工业园、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发展目标。苍岭镇将围绕发展目标任务,努力在全州、全市发展大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