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一刻钟,幸福“零距离”!今年以来,鹿城街道在5个城市社区同步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覆盖辖区“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各业态服务网络,实现购物、医疗、养老等各类民生需求“15分钟可达、一站式解决”,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建圈: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为思路,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体系和“片区长-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的网格管理体系。整合多方力量设立协商议事平台,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通过“支部提、多方议、集体决、群众评”四步走,实现“小事快速响应、大事协商共议、难事提级共管”,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贴心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多种功能区,优化34个党群服务站,配备急救药箱、共享雨具、助老助残器械等便民设施,免费提供饮水、充电、餐食加热、无线网络等基础便利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让党群服务中心(站)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歇脚地”、特殊群体的“暖心窝”、居民群众的“服务站”。整合商业资源,打造10个基本保障类业态门店、丹麓广场及各类小型文体场所,确保居民日常购物、休闲、锻炼需求一刻钟轻松满足,将“贴心”融入生活日常。

文化圈:构筑多元立体的“城市文化客厅”,以“一刻钟”为半径,融合多层次文化供给,通过盘活街角空间等既有阵地,延伸打造特色文化展示、夜间文化市集等场景,形成“日间+夜间”“传统+潮流”多维交织的服务网络,让服务场景更“多”元;关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群体的文化偏好,提供分龄化、特色化的文娱活动,让服务对象“全”覆盖,最终构建起“人人可参与、时时可享受、处处可浸润”的全域文化生态圈。

幸福圈:线上搭建“居家养老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养老家庭签约老人动态信息化管理;线下以“嵌入式养老服务站”为枢纽,在提供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菜单式养老服务上,开展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培训、临终关怀等延伸服务,形成“基础服务有保障、特色服务有亮点、互助服务有温度”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在一刻钟生活圈内即可享受有尊严、有品质的幸福晚年。

共享圈:以“全要素整合、全周期服务、全人群参与”为理念,构建“资源共融、服务共惠、治理共担”的社区共享生态。培育“缝补嬢嬢”“银龄先锋”等36支服务队,“逢五遇周五见”等12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2000余次,参与居民8000余人次,惠及群众15000余人次,点亮“微心愿”100余个,让“人人都是资源提供者,人人都是服务受益者”的共享理念渗透至每个生活场景。

智慧圈: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升级社区治理与服务模式,以“楚雄微智理”平台为核心构建社区智慧中枢,整合居民诉求反映、办事预约、政策咨询等功能,实现“诉求上报—任务分派—办理跟进—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提升问题处置效率与精准服务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