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镇中心小学创新性地开展了校园烹饪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烟火气十足的实践中深化劳动认知,掌握生活技能。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分层教学成效显著。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构建了阶梯式课程体系:低年级学生从择菜、清洗等基础劳动入手,中年级学生掌握刀工、调味等基本技能,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完整菜品的制作。活动现场,五年级学生小董熟练地完成颠勺动作,“通过两次实践课,我现在能做四菜一汤了”。

趣味实践激发潜能,生活技能巧妙习得。学校创新开发了“生活数学”融合课程,将重量换算、成本核算等知识融入烹饪实践。学生们在烹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食材的精准称量、成本的初步核算,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此外,学校还巧妙地将烹饪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制作家乡特色美食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番茄炒鸡蛋盐量误差不超过2克”已成为六年级学生的基本操作标准。

育人成效多维显现,家校共育谱写新篇。劳动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家长们纷纷参与到学校的烹饪实践活动中,与孩子们共同制作美食,共享亲子时光。这种家校共育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也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烹饪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做菜的基本技能,更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每当一道菜成功出锅,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互相品尝彼此的作品,享受着劳动带来的甜蜜果实。

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在这所山区小学焕发新生机。当锅铲与知识碰撞,当烟火与成长交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美好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