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烟田万象更新。在中山镇的千亩烟田中,黑色覆膜如同一幅幅巨大的棋盘铺展于大地,移栽的烟苗迎风舒展。田间地头,党员干部指导生产的身影忙碌,纪检监察干部督查问效的脚步坚定。今年以来,中山镇持续深化“党建+纪委监督”双擎驱动模式,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以“党建红”引领“产业绿”,以“监督严”保障“烟叶金”,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将纪律防线嵌入生产链条,绘就了一幅党建引领、监督护航、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为梭,织就产业振兴“金丝网”。中山镇党委以“红色经纬”编织发展蓝图,构建“党委统筹、支部领跑、党员示范”三级联动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11个村党总支化身“田埂堡垒”,将主题党日开进烟垄,技术培训办到地头,党员干部与烟农结成“包保对子”,推广膜下移栽、滴灌栽培等新技术,开展培训30余场,覆盖700余人次,真正实现“烟苗未动,服务先行”。在中山村阿旧姑小组的烤烟移栽现场会中,科技承包员将“膜下移栽法”演绎成田间芭蕾,搭建“烟农议事”平台,让政策如春雨润物。6400亩“烟菜、烟麦、烟豆”轮作田里,绿苗与银膜交相辉映,奏响生态增收的“双重奏”。
——监督作尺,丈量惠民政策“公平线”。“合同签订是否公示?……”在哨房村烟田里,镇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与烟农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政策执行情况,认真记录烟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中山镇纪委打出监督“组合拳”,建立“烟叶生产廉洁档案”,对11个种烟村开展专项检查;设立“移动接访站”,实时受理烟农信访举报诉求;推行“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烤烟生产进度滞后村组亮牌督办。这一系列监督措施的实施,不仅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警示化镜,深耕廉政教育“思想田”。镇纪委充分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结合烤烟生产实际,将廉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案说法、以案促改,让党员干部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在实干中锤炼作风,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为烟叶生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加强建章立制,印发《中山镇2025年烟叶生产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为党员干部和烟农系紧“廉洁安全带”,确保烤烟生产全程规范有序。2025年,全镇6400亩烟田全部实现“阳光签约”,烟农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党旗的引领下,清风护苗,绘就了一幅幅丰收的美丽画卷。未来,中山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监督护航,不断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