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浸沃野,乡村沐新风。近年来,大过口乡坚持把培树文明乡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群众精神风貌显著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文明活力,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乡风文明“新理念”。压实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筑牢基层堡垒,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基层治理主心骨作用,组织各村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实行党员联系农户机制和党员分片包户责任制,一对一、一对多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精准的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增进干群感情,夯实基层阵地。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各支部积极开展与留守老人拉家常、与在外子女定期视频通话、做实亲情联络、农技指导、政策宣讲等“微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具体实在的“小确幸”,引领乡村形成“孝老爱亲”的文明风尚。
——挖掘先进典型,树立崇德向善“新标杆”。坚持“依法依规,务实管用”的原则,各村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法律明白人、老党员、退伍军人等多方力量,以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户长会等形式参与村级议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村庄建设治理,实现村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坚持示范培育、成风化人,持续抓好先进典型选树推荐工作,通过评先评优,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加大宣传力度,凝聚移风易俗“强合力”。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党员教育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以党的优良作风教化广大党员,形成移风易俗党员先行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村村响、横幅标语、村组微信群、入户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随处可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各种不文明行为和不良陋习,强化群众文明自律意识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丰富群众活动,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抓手,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挖掘文化遗产、传统美德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活动展现新变化、传递正能量,打造乡村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