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树苴乡“三项举措”助推廉洁文化“强基行动”

发表时间:2024-08-15 08:31 信息来源:树苴乡  作者:王成红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树苴乡围绕打造“清廉树苴”廉洁文化品牌,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基础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提升思想理论境界,夯实廉洁文化基础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列入2024年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升拒腐防变定力。

二是加强党性锤炼,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把廉洁文化教育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结合起来,贯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始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根基、廉洁自律根本。

三是严明纪律规矩,坚守廉洁奉公底线。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力倡导和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党的“六项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组织纪律,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严守廉洁纪律,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守群众纪律,树牢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严守工作纪律,做到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严守生活纪律,锤炼道德品行、坚守正派作风、严格家风家教。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厚植廉洁文化土壤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淬炼廉洁为民品格。传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组织党员干部到子午云龙红色教育基地、三街革命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传承革命精神、涵养清风正气。

二是汲取先进文化精华,夯实廉洁文化基础。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形成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廉洁自律修为。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廉政廉洁思想智慧,大力宣传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积极组织开展廉政家访、家庭助廉活动,剖析家风不正典型案例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组织全乡88名乡村干部及家属签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拒绝酒驾承诺书》。

——强化廉洁廉政教育,塑造廉洁文化基因

一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员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党内法规5类52篇,教育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时时刻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让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自觉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开展“树苴故事会”清廉文化宣讲7场次,组织队员积极参加楚雄市2024年“理响楚雄•威楚鹿鸣—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三句半文艺宣讲作品《党纪学习教育》荣获优秀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场次,30人参加,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领学16期,举办普纪普法小课堂6期,利用乡干部职工阅览室和村农家书屋,设置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角8处,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所联系的党组织讲授廉政党课15场次,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是深化廉政警示教育,织牢廉洁自律防线。通过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用活身边教育资源,用好警示教育教材和警示教育片,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4部320余人次,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等方式,增强教育实效,达到查处一起、警醒一片、教育一批的作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是打造廉洁文化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依托美丽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积极打造马家村、树苴上村、河底小组等5个清廉单元示范点,建设3个清廉文化长廊,以村委会为依托,打造清廉试点7个,廉政文化全域提升7处,树立典型示范村1个,在办公区域、村委会、清廉村居示范点等地张贴廉洁文化标识,用家风助廉三字、清廉文化诗词等诠释廉洁文化理念,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让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品廉意、赏廉景、践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