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彝绣文化衫背后的大产业——楚雄市加快推动特色彝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4-08-07 08:49 信息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围绕全州彝绣特色文化产业的工作部署,从产值、产业、队伍、特色、组织五个方面扎实推动产业融合。“一盘棋”统筹,建全彝绣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建引领、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多线发力的工作机制,建立部门助推彝绣产业发展责任清单;“一张网”布局,打造楚雄特色彝绣品牌。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资源,在组织体系上构建起“龙头企业+车间主任+彝绣经纪人+绣娘”的工作组织网,目前完成订单570件,引领楚雄彝绣文化圈;“一条龙”服务,点燃彝绣产业发展新引擎。把州委出台的“1+1+N”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及时宣讲到彝绣企业和广大群众中,积极培育创新型彝绣企业和创新型彝绣人才,建立创新奖励项目,对彝绣创意进行奖补,设置彝绣版权登记咨询代办点,彝绣纹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逐步形成;“一根针”引路,培育专业绣娘人才队伍。实施“锦绣计划”,2024年计划举办彝绣培训20期,培训基础绣娘5000人,主动对接楚雄师范学院,达成一对一结对帮扶企业协议及聘请企业科技副总、企业导师,出台优秀人才奖励激励办法,组织“彝绣技能大赛”,评选表彰市级彝绣技艺能手15名;“一股绳”发力,释放彝绣产业发展乘数效应。依托彝人古镇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聚集点,着力打造集设计研发、绣品展示、电商销售、原材料批发、研学中心为一体的彝绣产业集群,策划系列彝绣游、彝绣购、彝绣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彝绣文化体验感。

截至目前,楚雄市共建成彝绣协会9个、彝绣车间15个,有绣娘6450人,彝绣规上企业3家,产值实现1万元以上的法人经营户36户,个体经营户13户。2023年,彝绣产值达6733万元。

楚雄市在成熟的彝绣产业工作体系网加持下,此次本土龙头企业与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的合作,是一场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这不仅让腾讯公司的员工们感受到了彝绣文化的魅力,也让彝绣文化传播得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