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楚雄火把节前,楚雄市八角镇绮罗香彝绣公司负责人王丽收到一个好消息:该公司为腾讯公司绣制的1000多件T恤衫,以超出传统绣品1倍的价格顺利交付合作企业。
过去,对楚雄市山区的大多数绣娘来说,彝绣只是母亲传下来的一个针线活,农闲时绣些衣服、鞋子自己穿。要把彝绣变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订单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好,王丽将其归功于“全链路服务”。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为使这项传统技艺进一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门路,楚雄市全力推进彝绣产业发展。
作为牵头单位之一的楚雄市妇联,携手楚雄州内知名彝绣企业、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基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众创新媒体创客空间等企业及当地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全链路服务”发展彝绣手工业订单模式。提供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企业负责找订单,众创新媒体负责产品开发设计,电商平台负责线上销售,绣娘借助订单增加收入,金融机构破解绣娘、公司企业贷款难题,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
2023年11月,楚雄市巾帼直播基地彝绣直播间开播,大过口乡绣娘何开美第一次走进直播间,包含数字化商标的养生经络捶、手包、服装等彝绣产品登上新媒体平台,销售状况得到了空前改观。这些数字化商标的彝绣文创产品不仅直接关联产品信息,而且远销全国各地。借助数字化平台,绣娘养着娃顾着家能致富的梦想成为现实,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也被更多人知晓。
楚雄彝绣从传统手工业制品逐步发展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国货潮品,王丽的公司顺拿到了银行提供的20万元贷款。“全链路服务”模式惠及6070名绣娘, 助力更多手工业制品企业能接单、卖得出、赚得多。2023年,实现增加值6733万元。立足“全链路服务”模式,目前楚雄市正积极推广该模式,推动手工业产业发展。
楚雄市妇联日前又推出“比彝双非”计划。未来3年,将携手相关单位、企业,提供更优更完备的数字化服务,夯实产品标准化、提升产品创新力、塑造产品品牌力,实现“品质手工业——消费升级——绣娘增收”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