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两个”全州第一 楚雄市“五立五破”保障粮食安全

发表时间:2024-04-28 08:21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抓紧抓实,采取“五立五破”措施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2023年,我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位居全州第1,粮食播种面积增幅全州第1。

市农业农村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云南省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油菜高产竞赛成绩突出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破解“谁管种粮”。我们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用好考核“指挥棒”。明确市、乡、村三级种粮责任并逐级建设示范样板,网格化明确种粮任务和地块,严格督导和考核,确保种粮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二是用好政策“助推器”。制定下发楚雄市种粮补贴和耕地地力补贴“四条标准”和“六个不准”,确保政策补贴真正兑现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全市共兑现两项补贴4059万元。三是撑起保险“保护伞”。大力推行粮食种植政策性保险强化风险防控,2023年全市共投保了21万亩的种植面积,今年我们将学习借鉴山东省的做法,积极探索试水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保险,降低农民种植风险。

——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破解“哪里种粮”。我们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整治耕地流出保住存量。去年以来全市先后整治流出耕地7万余亩,第一次坚决遏制住了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的势头。二是实施耕地补充增加增量。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实施耕地提质改造1万亩、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2301亩,规模位居全州第一,第一批增减挂钩土地指标已成功出售给文山马关县、获得收益3200万元。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质量。我们认真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先后建成了25.66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了有地种粮、有好田种粮。

——建立主体培育机制,破解“谁来种粮”。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争取省级财政扶持1000万元打造楚雄市高原粳稻种业基地,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到楚雄市种植粮食,去年以来共招引34家企业和大户种植优质稻3万亩、水稻繁种1万亩。二是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服务。争取145万元省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专项扶持楚雄市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具有土地托管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托管服务全市7个乡镇47个村1.3万余户7.1万亩粮食种植,我们今天所在的子午镇楚雄市益民专业合作社就可供移栽秧苗4000亩。三是积极创新联动带农模式。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59家龙头企业、810个合作社、814个家庭农场,形成企业订单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家庭农场示范带头的联农带农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破解“怎么种粮”。一是农技专家示范种。充分发挥州农科院科研和示范基地在楚雄优势,积极开展示范种植,省农科院、州农科院均在我市建有农业示范基地,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目前全市建成1.1万亩水稻高产优质示范基地。二是良种良法配套种。大力开展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积极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烟协同发展和稻田养鱼等新型种植模式,提高产业效益。三是藏粮于技高效种。加快抗旱保水工程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旱育秧、塑盘育秧,积极推广农机种植、中耕管理和收割,降低农业种植成本增加收益。去年以来,楚雄市先后建成了两个标准化育秧工厂,我们的农机合作社还到州内其他县市和大理、玉溪等地开展服务。

——建立市场连接机制,破解“怎么增收”。一是培育种子扩繁企业开辟赛道。与州农科院、州供销社、州国运集团和省内外制种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水稻和玉米制种繁种,目前共培育水稻种子扩繁企业8家,种子代销户466户,2023年全市共制种繁种水稻150万公斤、玉米30万公斤。二是培育粮油加工企业延伸链条。在前端抓种子降成本增效的同时,后端抓精深加工提升粮油作物附加值,目前全市场共发展粮油加工企业6个,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粮油产地认定31万亩,优质高原粳米绿色认证3个。三是建设种业创新基地探路前行。整合6680万元项目资金,积极打造吕合镇国家级高原粳稻产业强镇,扎实推进“楚雄市省级水稻种业基地建设项目”、“楚雄州乡村振兴龙川江万亩良种育繁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2023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云南•楚雄高原粳稻种业发展大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楚雄现代种业创新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