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深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

发表时间:2023-11-24 11:45 信息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罗嘉桦 邓婷丽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将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作为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动力”,紧紧围绕“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目标,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总体思路在15个乡(镇)全面推开改革,逐步实现权责在基层明晰、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事情在基层办理、问题在基层解决。

一、推行“一厅审批”实现办事“不出镇”。对15个乡(镇)便民服务场所进行提升改造,优化设置综合性审批服务窗口120余个,累计整合进驻审批事项163项、服务事项1152项,同步进驻工作人员145人,实现了乡(镇)行使的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服务)”。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少跑腿”,推进集成服务、规范办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联审联批等制度,落实跟班轮训50余人、统一集中培训5场(次),企业服务事项办理时间压缩30%,个人服务事项80%实现马上办结、即时办结,实现了“分区域、分部门、分散窗口”受理办理向“集中区域、集中人员、集中事项”受理办理转变。畅通市、乡、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设立村级便民服务点154个,落实村级帮办代办队伍800余人,推动“上门办”“指尖办”等便民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彻底解决了基层群众多头跑、办事难等问题。

二、建强“一支队伍”破解基层“执法难”。将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执法权限精准赋权到乡(镇),东华镇和大过口乡2个改革试点乡(镇)累计赋予行政处罚事项各256项,其余13个乡(镇)累计赋予行政处罚事项各118项,从源头上解决乡(镇)无执法权限、执法力量散弱等难题。实体化组建15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治理应急救援队,推动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按照“编内+编外”“专业+辅助”模式统筹整合执法力量,全市15个乡(镇)已有426人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确保了每个乡(镇)在职在编的专业执法人员不少于5名;保障编外聘用人员150名参与辅助执法工作,确保每个乡(镇)的辅助执法力量不少于10名。抓好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年内集中组织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基础业务培训8期,按照“谁下放、谁培训”要求分领域开展实操业务培训16场(次),常态化落实“一对一”教办培训,确保乡镇执法人员会执法、敢执法。出台《楚雄市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试行)》《楚雄市乡镇垂管机构干部统筹管理办法(试行)》等6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各类人才队伍的统筹调度权,形成执法合力。推动资源整合、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统筹保障执法车辆、配备执法服装,采取“减上补下”的方式先后向15个乡(镇)下沉事业编制24名、事业周转编制10名,年内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性安置等为乡(镇)及派驻机构补充人员125名,为推开改革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三、实行“救在身边”守护群众“安全感”。统筹组建市、乡、村“1+4+15”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构建“三级联动、覆盖全域、辐射周边”的大应急格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力量,推动应急、消防、防灾减灾领域“职能、人力、物力、财力、场所”5项资源整合,统筹应急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快速响应、协同联动、信息发布5项工作机制,按照“有领导体系、有在编人员、有队伍住所、有牌子印章、有职责清单、有工作经费、有装备器材、有训练场地、有统一服装、有管理制度”的“10有标准”建队,初步构建起以市消防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出力量,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民兵队伍为基础力量,群众应急队伍为支撑力量,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3+3”应急处突力量体系。推行“以劳养队”模式,加强与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等的合作,适时组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参与生产劳动,拓宽养队养人收入渠道。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共同建设、统一调度、行业主训、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半军事化”模式集中驻勤、规范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接到应急任务后,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部在5分钟内下达应急指令,30分钟内完成队伍集结并赶赴现场,打造“30分钟”应急救援响应圈和“家门口”应急救援队伍。

四、建好“前端哨所”赋能基层“微治理”。聚焦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坚持阵地前移、端口前置,全市共优化设置“微网格”2434个,配置专职网格员2989人,以“网格化”管理推进“精细化”治理。以党员为主力军,将户长(楼栋长)、村(居)民小组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等末端力量整合纳入治理网格,广泛带动群众参与日常巡查、问题收集、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工作,构建起了“党员+网格”的基层“微治理”格局,为乡(镇)日常监管和综合执法提供助力。全面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构建“问题及线索排查收集——问题及线索分析研判——发起吹哨——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综合考核评价”的闭环处置模式,形成了“群策群力、集成高效、网格联动、快速响应”的治理体系,以“微治理”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