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积极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拓宽解纷渠道、汇聚解纷资源,探索集约高效、多元多级、便民利民、联动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环节,加强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和诉前委派调解的衔接配合,形成了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四调对接”的大解纷工作格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近日,楚雄市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此次获荣是继2013年楚雄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后再次获此殊荣。楚雄市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好组织强体系,打造全面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楚雄市始终把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作为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持续努力建强组织体系,形成“一网络、三调解、五对接、十一调委、千组织、万调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体系,在生产、生活一线、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调解组织,有纠纷的地方就有调解工作,第一时间介入一线调处,有效避免基层矛盾纠纷激化和扩大。
二是汇聚资源抓落实,健全多元解纷责任机制。在深入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楚雄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责任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职责,全面推进分级负责的(1+4)×2首调责任制。通过最少4次,最多8次的逐级调解,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三是多元结合共发力,搭建一站式调解服务平台。实行联调联处多种手段并行机制,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等部门解纷资源力量,“快捷、高效、免费、专业”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搭建“一站式”新型纠纷化解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为“法院减压、检院解难、公安减负、政府分忧”的多赢效果。
四是加强协作齐配合,构建联调联动解纷机制。建立以“市调委”为龙头、各部门鼎力相助的“1+N”联调联动纠纷化解模式,坚持条块联动,加强与市属部门的横向联动,定期组织联席会商,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解纷责任,统筹好“专”与“综”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联合调处”和“管行业、管纠纷”原则,压实责任,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打造“遇事有人管、矛盾不推诿、化解效率高”的服务方式。
五是全面覆盖细排查,形成调防结合工作模式。落实“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人民调解工作方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发生的第一时间,把“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率降至最低点。充分发挥乡镇调委会成员、村(社区)专职治保调解员、调解小组成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严格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要求,在辖区内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排除工作,确保矛盾纠纷依法理性化解。3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658件,调解成功9187件,履行9150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5%,履行率99%,无一“民转刑”案件,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