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锚定“康养胜境、旅居楚雄”目标,探索“五个模式”,盘活资产、吸引资本、整合资源,推动“医+养+休+旅+智”融合发展,照护好“美丽小天使”、守护好“最美夕阳红”,助推康旅养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公立医院+民政”模式,满足老年群体健康需求。公立医院与就近的乡镇敬老院、城区养老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为在院老年人建档建卡,医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诊断治疗、慢性病管理及健康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就医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5.8万人,完成健康管理4.4万人,健康管理率62.73%,规范管理4.1万人,规范管理率58.52%,完成任务率90.03%。
(二)“公立医院+国资”模式,保障医疗服务资金来源。以市中医医院、东瓜卫生院为依托,成立公立医院与国资合作的医养中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资金保障、社会公益性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专业性,结合两者优势解决辖区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工作持续发展。
(三)“公立医院+民资”模式,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引入上海“小护来了”医养结合机构落地楚雄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医养护理服务,打通居家+社区+医疗机构全链条的医养结合服务路径,填补了楚雄市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空白,为1000户家庭带去居家上门服务,60户家庭签署了长期居家上门服务协议。现已建立并投入运营3家具备日常服务、医疗康复理疗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医院。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家庭环境评估、适老化改造、家庭床位照护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照护人员医疗护理技能培训等业务,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开展服务1000余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500余次,适老化改造120余户。
(四)“公立医院+托育”模式,引导医育结合规范发展。发挥妇幼保健专业优势,在州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托育中心,为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医育结合”服务。同时发挥妇幼机构职责,做好机构备案,卫生保健、疾病防控、技术支持,指导全市托育机构规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登记托育托位1108个,千人托位数达1.79。
(五)“中彝医药+康旅养生”模式,打造宜居胜境品牌。延伸中彝医药产业链,发挥全国第一个中彝医药博览馆品牌效应,打造市中医院医养结合示范点,推进紫溪彝村中彝医药康旅小镇项目、灵秀湖康养中心等项目落地,促进中彝医药服务与养生、旅游有机结合,拓展中彝医药文化传播、中彝医药特色诊疗服务、科普研学等功能,激活康养IP,努力把楚雄打造成为“康养胜境、旅居楚雄”。